马彦伟:乌兰布和200万亩梭梭林保护项目(6) |
http://www.sina.com.cn 2008/10/31 16:48 |
如前所述,一些科学问题的不清楚将会影响我们的工作,在此次的评估中,我们发现以下问题亟待解决:
A)梭梭死亡退化与地下水位、病虫害、工业污染的关系;(大片梭梭死亡的原因)
B)梭梭林分布现状、实际面积、群落结构、盖度、与环境的关系、生物多样性等;
C)骆驼与梭梭的关系(啃食、踏鼠洞、幼苗、数量),围栏对草场保护的作用;
D)鼠害综合防治技术;
E)人工种植梭梭林的可行性;
3.3 策略分析
针对以上分析问题,建议协会未来在以下方面开展工作:
3.3.1乌兰布和沙漠天然梭梭林科研工作
对于梭梭林现状应进行科学调查:梭梭林在乌兰布和沙漠的分布规律和分布格局、梭梭林的现存面积、生物多样性特征和组成、时空变化规律、死亡成因等关键问题。对于待开展的活动应进行鼠害群落变化、鼠害防治技术、围栏对于草场影响、人工种植梭梭可行性等研究。
3.3.2 建立梭梭林生态保护区
近些年国家林业局在全国各地建立了许多不同功能、不同保护对象的生态保护区,但尚无天然梭梭林生态保护区。协会可以协调当地政府申报建立“阿拉善天然梭梭林生态保护区”,并与各相关部门在梭梭林及草场保护中统筹安排工作。争取将政府机构、民间组织、当地社区、科研机构等多方力量共同纳入梭梭林保护区之中。并通过综合保护区的合作,影响政府在梭梭林保护的政策与立法。
3.3.3 完善社区管护制度
利用已有的项目经验,建立并完善社区资源管护制度,并将社区的保护、公益林看护制度、未来的梭梭林保护区的管理等有机结合。实现跨区域、跨领域的资源共管制度。
3.3.4拓展社区收入渠道
在保护梭梭林及草场的前提下,如何有效地拓宽当地社区的收入渠道,将关系到保护的持久性。可以在合理载畜量的养殖业范围以外,协助社区加强其他途径的收入,比如进行合理的苁蓉种植等。
3.3.5引入合适灭鼠技术,加强灭鼠力度
在进行相应的科研调查后,可以结合当地林业、农牧部门的工作,以当地社区为基础,进行灭鼠活动。如有可能,也可以引入相应的天敌,但这也需要科研的论证,和制度的保证。
3.3.6 能源替代
通过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的引入,节约当地社区对柴薪的利用量,可减少对自然资源的依赖和破坏。
3.3.7 人工梭梭种植
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采用人工种植、补植梭梭及其他灌草的手段,快速恢复和增加植被,使乌兰布和沙漠植被由目前的分散、残缺不全,逐步建立形成连片、整体、较为完备的高效生态防护林体系,恢复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但人工种植的生态成本、经济成本等需要进一步调查。
3.3.8 加强各方生态保护意识
以乌兰布和沙漠当地动植物及生态环境为基础,可通过照片、影像等形式,出版相应的图鉴与教材,对外界和当地人进行多种形式的环境教育,加强各方的生态保护意识,加强外界公众对于乌兰布和梭梭林的关注。
3.3.9 建立梭梭林监测体系
为持续监测乌兰布和梭梭林及生物多样性的演替规律,以及有效监控梭梭林及草场保护及恢复力度,可与当地政府部门合作,在天然梭梭林分布中心区建立一个天然梭梭林生态系统定位监测站。
4.项目目标与初步计划
4.1 项目目标
长远目标:
用3-5年的时间,乌兰布和沙漠以梭梭林为代表的荒漠植被退化得到抑制,植被覆盖度及生物多样性有明显提高。
指标:
1)建立1个多方共管的梭梭林生态保护区;
2)社区内部有明确的管护制度,并得以执行;政府保证相关的政策法规,确保保护区内的生态环境不受人为破坏;
3)社区生计得以拓展,草场载畜量为120亩以上草场1只羊;
4)社区对薪柴的使用量降低50%以上;
5)每年至少展开大规模灭鼠活动2次,鼠害得以控制;
6)人工种植梭梭林每年在3,000亩以上,3年后累计种植面积10,000亩以上,成活率超过80%;
7)出版乌兰布和沙漠动植物图鉴与环境教材各1本,加强各界对乌兰布和的认识;
8)建立并完善乌兰布和梭梭林监测体系;
9)与该片梭梭林保护相关的政策法规研究,并递交和影响政府立法。
4.2 初步计划
乌兰布和沙漠梭梭林大致分布范围如图3所示,包括4个苏木、镇共8个嘎查。根据实际行政区划与我们的工作安排,整个区域被规划分为4部分,其中左下角部分为协会已开展工作的区域,右下角部分为此次评估区域。
![]() |
乌兰布和沙漠梭梭林分布及计划 |
项目周期设计为3年,初步计划为:
1)2008.11 与当地政府各部门召开梭梭林保护研讨会,讨论保护计划及可能的分工;
2)2008.11-2009.12 启动2-3个科研项目,调查梭梭林现状及干预可行性;
3)2008.12 启动图3右下角此次评估区域的两个以社区基础的保护项目;
4)2009.09 启动图3中左上角与瑞尔合作的另外两个社区项目;
5)2009.12 筹备乌兰布和梭梭林保护区的申请材料
6)2009.3-2010.12 启动新的科研项目和政策法规研究项目
7)2010.03 启动图3中最上面部分的两个社区项目;
8)2010.06 梭梭林保护区建立,并逐渐完善各项制度与政策;
9)2010.08-09 项目中期评估
10)2010.12 乌兰布和梭梭林监测体系建立;
11)2011.01- 2011.12 执行、监测、完善以上各项目;
12)2011.09-12 项目终期评估。
4.3 预算框架
在未来的3年内,协会预计投入1200万元人民币用于乌兰布和梭梭林的保护,并争取带动同比例的外界投入。
科研投入 :200万
保护区申报与准备:60万
社区生产生活调整:40万*6社区=240万
人工种植梭梭:50万*6社区=300万
灭鼠:15万*6社区=90万
环境教育:30万
乌兰布和梭梭林保护自愿者行动:50万
乌兰布和生物多样性摄影图册:30万
乌兰布和生物多样性宣传影片:30万
政策研究及政府立法建议:50万
监测体系:50万
项目管理:50万
不可预见:20万
总计:120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