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see资讯> 协会资讯


协会资讯
媒体聚焦
会员资讯
工作报告    
其他资讯    
 
马彦伟:乌兰布和200万亩梭梭林保护项目(4)

http://www.sina.com.cn 2008/10/31 16:48 




  3.1.2乌兰布和梭梭林分布状况

  梭梭为藜科乔木、小乔木或呈灌木状,是温带荒漠中生物产量最高的植被类型之一,在众多的旱生、超旱生荒漠植物种类中,梭梭是分布在荒漠区少数几种乔木树种之一,也是唯一一种能够在流动沙丘上生长的乔木树种,它具有极强的抗旱抗风沙能力和固定流沙的能力,被称为“荒漠植被之王”。分布在乌兰布和沙漠的天然梭梭林是阿拉善荒漠最重要的生态防护屏障,它的存在影响着我国西部地区乃至全国和全球的生态安全,同时也影响着黄河的泥沙含量。

  乌兰布和沙漠梭梭林在阿拉善盟主要分布地区在:阿拉善左旗的吉兰泰镇、乌素图镇、巴彦木仁苏木、乌力吉苏木和敖伦布拉格镇,分布面积228,087.4 公顷(3,421,311亩)。其中天然梭梭林分布面积227,112.0 公顷(盖度在5-29%的面积88,526 公顷,盖度在30%以上的面积138,586.0公顷),人工梭梭林面积975.4 公顷。肉苁蓉集中分布面积约16.0万公顷。乌兰布和沙漠梭梭林资源分布情况见表1。

表1 乌兰布和沙漠梭梭林资源分布面积统计表

  

  注:乌兰布和沙漠梭梭林分布面积22.8万公顷。梭梭人工林统计截止2007年 底。肉苁蓉集中分布面积约16.0万公顷。

  3.1.3 当地社区状况

  乌兰布和沙漠梭梭林区域共包含8个社区。其中属于吉兰泰镇的哈都呼都格与召索陶勒盖两个社区位于乌兰布和沙漠的西南方,协会分别于2004年和2005年开展了以梭梭林保护和社区发展为主的项目,累计保护梭梭林面积20万亩以上。

  此次我们评估的主要区域是乌兰布和沙漠东南端,分别为乌斯太镇的哈夏图社区与巴彦木仁的好来包社区。这两个社区的梭梭林面积较大,据初步调查统计,两个社区的梭梭林面积共有50万亩左右。

  由于近年来政府退牧政策和草场退化的双重影响,社区里的牧民向外搬迁现象明显。截至现在,哈夏图社区仅有28户牧民,好来包社区仅有21户牧民仍在牧区居住。社区里的牧民都以蒙族为主,哈夏图另有6-7户汉族,好来包有5户左右回族。

  社区生计都以牧业为主,辅以农业。表2大致描述了哈夏图社区自1978年以来牲畜数量的变化轨迹。可以看出,草场超载最严重是大集体的时候,那时候国家提倡大力发展畜牧业,1984年大集体的时候羊最多的时候。2005年随着国家禁牧的政策执行,羊的数量开始急剧减少, 而骆驼与牛有可能不受禁牧的影响,变化不大,尤其牛的数量自2003年开始逐渐增加。

表2 哈夏图社区牲畜量变化表

  因为该区域地下水位较浅,牧区也开垦了一些荒地作为农田。哈夏图社区规定每户不得开垦10亩以上耕地,但实际上仍有牧民超出此范围。好来包社区每个牧民在东部的黄河滩地还有10亩耕地。

  在哈夏图社区,政府曾组织过牧民人工种植梭梭和灭鼠工作。人工种植的梭梭长势较好,但由于围封过久,鼠害严重。而政府组织过的灭鼠工作效果较差,鼠药作用不大。而好来包社区从没有进行过人工种植梭梭和灭鼠的活动。

  3.1.4 生态环境的变化

  据牧区年长的老人介绍,这里60年代以前的梭梭长的最好,70年代就开始退化,以后一年不如一年。在好来包,以前有一片梭梭,东西跨度长度是15千米,南北宽5千米,后来全部消失。草场退化也很严重,感觉风沙在逐年增大。

  我们评估小组也发现,在东部区域有大片梭梭林死亡。据甘肃沙漠所专家的初步调查样地调查数据显示:严重地段梭梭死亡率高达50%以上,实际上在调查期间也发现了大片梭梭林几乎或全部死亡的地段,死亡率可达95-100%。确切的死亡率、死亡面积和死亡原因有待进一步的科学考察来确定。

  在哈夏图的西部,近年来有大量梭梭幼苗的出现,逐渐有生态恢复的迹象。

  两个社区的牧民普遍反映,最近这些年老鼠明显增多,这也是梭梭和草场退化很重要的一个原因。但老鼠的天敌的数量一直在减少,尤其是老鹰、狐狸等。由于好来包社区距黄河较近,区域内有若干沙漠湖泊,因此野生动物种类较为丰富,野生动物种类及数量变化详见表3。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评论】【 】【打印】【收藏】【关闭
搜索
SEE推荐
p
阿拉善see第四次理事会员大会
p
2006年度理事大会特别报道
p
生态保护项目标牌
p
亲如一家人


版权所有 : 阿拉善SEE生态基金 2004
COPYRIGHT ©2004 SEE F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