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云南大山包黑颈鹤保护环境教育活动

http://www.sina.com.cn 2007/03/03 13:35 



黑颈鹤分布



昆明女子中学学生在参加黑颈鹤跟踪活动后写下的感想

  云南大山包黑颈鹤保护环境教育活动

    项目综述:

  1)项目背景(项目拟解决的问题、问题根源)

  黑颈鹤(Grus nigricollis)为国家一级保护物种,是世界15种鹤类中唯一生活于高原的鹤类。其主要分布于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位于北纬28-38o ,东经78-104o ,西北至阿尔金山和昆仑山脉,东至祁连山和乌蒙山脉,南至喜马拉雅山脉。一般认为黑颈鹤有三个种群:(1)西部种群--在西藏高海拔地区繁殖,在西藏中南部的雅鲁藏布江河谷地带越冬,部分到不丹越冬;(2)中部种群-云南西北部越冬;(3)东部种群-在云南东北部和贵州西北部越冬。根据1991/1992年冬季和2001/2002年冬季的黑颈鹤同步数量调查,黑颈鹤种群大约为7500只,其中西部种群4200-4300只,中部种群304只,东部种群2957只。

  黑颈鹤的迁徙信息基本上来自于传统的环志研究方法。自1985年以来,共计环志黑颈鹤44只, 其中在繁殖地环志35只,在越冬地环志9只;在这44只环志的鹤中,共回收7只,占环志的鹤的16%,其中原地回收5只,异地回收3只(注:其中一只鹤在其繁殖地和越冬地都被回收过)。就这些环志资料结果表明:在四川若尔盖繁殖的黑颈鹤到贵州草海越冬,在隆宝滩繁殖的黑颈鹤到云南西北部中甸越冬。另外,1998年,日本野鸟协会与国际鹤类基金会合作进行的卫星跟踪黑颈鹤表明,在不丹越冬的黑颈鹤,途径西藏的日喀则,到西藏中北部的申扎繁殖。

  云贵高原包括着两个黑颈鹤的越冬种群:(1)云南西部;(2)云南东北部和贵州西北部。这两个地区分别是黑颈鹤中部和东部的越冬地,这里越冬着世界黑颈鹤种群的三分之一。在2001/02年冬季,国际鹤类基金会与云南省林业厅组织云贵高原黑颈鹤联合调查,共发现3261只黑颈鹤。然而就目前对黑颈鹤的迁徙研究来看,人们对它们迁徙路线的了解很不完全,尤其是对它们迁徙途中的停歇点所知甚少。仍然有很多工作要做。

  为此,国际鹤类基金会、云南省林业厅、全国鸟类环志中心建议在2004-2006年三个冬季利用卫星跟踪10个黑颈鹤的迁徙,从而确定黑颈鹤的迁徙路线、停歇地点以及停歇周期。在2003/04年冬季,进行了捕捉黑颈鹤的试验。从卫星跟踪研究可以获得黑颈鹤的迁徙路线,发现更多重要的停歇点和繁殖地。相应的地面调查将检查黑颈鹤迁徙路线上和繁殖地栖息地的现状。项目研究结果将提供给有关的科学家、保护机构以及其他相应诸如东北亚鹤类网络等组织。除开上述三个组织外,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和云南师范大学将要参加本项目的鹤类生态学和环境教育活动。

  这一地区是民族、文化、地理和经济多样性高的地区。本项目也将为加强中国的环境教育提供一个非常好的机会。我们将在云南选择一个或几个学校,并为这些学校提供黑颈鹤迁徙和停歇的准确位置,学校的学生可以“跟随”黑颈鹤每日的迁徙。国际鹤类基金会的教育部也将协助学校领导和老师准备有关动物和栖息地保护的宣传材料。因为本项目将是在中国首次进行卫星跟踪鹤类的工作,我们将向新闻媒体提供黑颈鹤位置的资料,从而提高公众对自然保护的兴趣和意识。

  国际鹤类基金会在其他国家进行卫星跟踪鹤类的工作,因此有这方面的经验。中国西南地区山峦起伏、地域偏远,利用卫星跟踪黑颈鹤可能是研究迁徙唯一的,也是理想的选择。

  三位来自于全国鸟类环志中心、昆明动物研究所和云南师范大学的研究生参与了这个项目。其中两位(来自全国鸟类环志中心和昆明动物研究所)的研究生将参与鹤类越冬、繁殖、越冬生态及其生境要求的研究;一名云南师范大学学生研究生参与了环境教育活动。

  2)项目目标

  项目总目标:为了确定云贵高原越冬黑颈鹤的迁徙路线、停歇地点以及停歇周期;研究黑颈鹤越冬地和繁殖地的生态学;弄清黑颈鹤的迁徙机理;评价黑颈鹤越冬地及迁徙路线上栖息地现状;开展公众环境教育,提高越冬地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提出改善黑颈鹤栖息地状况的建议。

  其中,“环境教育”的目标:通过项目实施,有效促进当地乡土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和情感、环境教育建设能力、决策者重视程度的提高,推动民生关注和参与,形成浓厚的黑颈鹤及其栖息环境的保护氛围,进而内化成人们的自觉行为,确保乡土生物多样性得到保护与持续利用!总之,对越冬和迁徙地点的当地学生和群众开展鹤类保护的宣传教育,并通过媒体报道和参与,提高公众的保护意识。

  3)项目设计

  项目设计思路:以提高公众的保护黑颈鹤的意识与行动能力为终极目标,以当地学校为基地,以当地师生为主要宣传教育对象,以黑颈鹤及其生态保护为主题,以教材开发为起点,以学生培训和绘画比赛、冬令营活动为主要内容,通过教师培训,开展能力建设,通过“与鹤同行”建设与运行扩大宣传影响力度,全面、综合开展教育活动。

 [1] [2] [下一页]

 【评论】【 】【打印】【收藏】【关闭
搜索
SEE推荐
p
2006年度理事大会特别报道
p
生态保护项目标牌
p
亲如一家人


版权所有 : 阿拉善SEE生态基金 2004
COPYRIGHT ©2004 SEE F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