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see项目> 关于荒漠


生态档案
项目动态
自然保护与社区发展项目
科学研究项目
环境教育及培训项目
国际合作项目
项目记事
 
荒漠化治理的实质问题是什么

http://www.sina.com.cn 2006/07/02 10:57 

  演讲人:刘恕(原科协副主席)

  (编者按)阿拉善SEE生态协会发展至今,一些重大问题逐渐浮现,比如荒漠化治理的科学观问题,比如企业家组成的NGO组织制度建设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协会的长期健康发展将无从谈起。

  为此,协会邀请了长期从事荒漠化治理科研工作的刘恕老师来讲课,其目的就是在正确的治理观上获得启示,并逐渐达成一致。唯有如此,才可能形成正确的战略,才可能使治理项目有正确的方向。

  各位企业家都是出资人,也是协会重要事务的决策者,希望企业家们能够抽出时间阅读此文,相信大家一定会有收获。

  非常高兴今天来为大家作演讲。在一个月以前协会秘书长跟我交流了一下,交流之后我非常激动。因为在我们从事了近一生的沙漠治理工作中,还未见到这样一个群体,他们以自己的责任和梦想为目标,来探索着、开拓着沙漠治理的工作。看到这样一个群体我是第一次,在交流中有哪些我没讲楚的,你们有哪些不同观点,都欢迎提出来。

  之前,杨平告诉我应该讲什么,并送了我一些协会的项目材料,我看了以后非常感动,材料中体现了责任和理想之外,所构想或采取的措施是非常实际,而且是很理性的;在作风上也比较脚踏实地。你们目前的实践模式应当说是沙漠治理和干旱地区开发的过程中比较科学和理性的一种模式。

  我感觉这样一个协会坚持做下去,会带来荒漠化治理的新局面,作用非常大。我又看了余秋雨先生对协会的那些赞扬的话,我不会说那么多文学的语言,但是我觉得他的赞美并没言过其词,这是非常值得称赞的一批有责任的年轻人。在这里我想代表老一代的环境工作者谢谢你们,你们把这个担子接过去了我们非常欣慰。

  现在,我就把我们一批同道者几十年来的经历、阅历、所认识到的贡献给大家、跟大家交流。

  演讲的题目是“我的几点认识”。

  德国的一个教育家沃尔夫冈曾讲过一句话“没有明确的概念就不能产生明晰的思想”。这是非常正确的,我先从概念中谈一谈实质是什么。

  我将分三部分讲:

  一、干旱和旱灾的概念

  为什么从这两个概念讲起,因为我有个切身的经历:我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到甘肃定西去调研,当地的老百姓对我说,我们太困难了,因为我们太缺水了,好象上帝对我们太不公平,把我们这些人放在了干旱地区。回来我进行了思考,觉得对于干旱和旱灾我们应该有个清晰的认识。

  缺水就叫干旱,其本质是自然现象。地球表面有三分之一的陆地是干旱、半干旱地区,

  其中还有极端干旱地区,中国有、非洲也有,这是一大块土地,没有什么特殊的。同时我们大家提到的沙漠、沙漠化土地也分布在这里。这是一张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图,大致也占了我国陆地面积的三分之一左右。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加上青藏高原,如果沿400毫米降水线划分的话,占了我们半壁江山,这是一块非常艰难的地方,我国的国情就是这样。我国是这样,世界也是这样,其中有我国最大的流动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有的象金字塔,有的是复合沙丘,一个沙丘上还有一个沙丘。总而言之,沙漠地区就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于干旱,那里的生物,特别是植物就有很大的吸水性,去过阿拉善的人都知道梭梭树,它的剖面图中,上面是它的绿色部分,下面是它的根系部分,它的根系要有几倍至十几倍于它的身长,才能维持它的生命。沙漠里的植物看着那么稀少,实际上它们的根系是非常深的,相距很近的。这说明所有的生物都在千方百计地寻找着如何才能适应它的生长环境,维持生命发展。

  就发展农业而言,干旱、半干旱地区我们叫资源短缺区。其含义是农业资源短缺,

  主要指水、热、土这些农业生产所需的、植物光合要素配置上的欠缺。如水少、热量特别多或水多、热量特别少的区域,都叫资源短缺地区。干旱、半干旱地区就是农业资源短缺地区,这些地区不仅缺水,而且有时候来得不及时,植物需要时没有,不需要时特别大,比如西部7、8、9月雨季的时候也可以形成洪水。

  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干旱是周而复始形成的,是周期性的,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必须认识到干旱是固有的自然规律。在西北5省区曾做过一个统计,500年内出现大旱的频率是6.7%,干旱的频率是22.3%。以陕北为例子,如果春天150毫米的降水才能保证作物生长的话,实际上只有15%的年份有这样的降水。所以西北的名谚说“十年九春旱”,甘肃也流行一句话“五年一大旱,三年一小旱”。这种说法是有根据的,证明这些地区周而复始出现的干旱是自然现象,是自然规律所在。我们就应该认识到干旱不等于旱灾,干旱是一种自然现象,旱灾就是由干旱引起的农业的减产、牲畜的死亡、食物的短缺而带来的社会灾难。1996年9月,南美洲所有的国家在迈阿密开会的时候有个宣言,宣言明确指出灾害不是纯自然现象。

  为什么要把这两个概念区分清楚,因为如果我们的人民永远困惑于干旱,认为它是额外给我们的话,把干旱都当作旱灾,那我们的政府、执政者永远只是忙着救灾,而找不到根本的出路。

  干旱与旱灾应该有明晰的界定,我们应该寻求如何应对灾害的出路,而不是如何消灭干旱,这是非常重要的结论。在甘肃,我曾写了一份报告,有这样的内容:我们应该教育人民,不要低沉于自己生存的困难而没有一种振奋的精神。

  在20世纪里,曾经有两桩大旱灾,被称为第一、二次世界大战之外的两次非常残酷的灾难。第一桩是20年代末我国西北部、华北地区的大旱灾,使得那里的人们“谈虎色变”,当时的报道是“连年抗旱,缸家尽枯、河床裸露、赤地千里┄”,甘肃一个地方就死亡230万人,而全省的人口是500多万人,占了42%;陕西省加上病死的是300多万人,两省直接死亡人数近540万人,构成了上世纪人类非正常死亡的一个很大的惨剧。

  第二桩发生在非洲的撒赫勒地区,这是发生在上世纪70年代末并一直延续到现在的大旱灾。“土地干裂、人口大量减少,有640万居民处在饥饿线上,有400万人死亡”。这也是很大的一个惨剧。

  20世纪的这两个大旱灾人们是怎么评价的呢,《申报》是这样评价的:“并不尽由天祸,强半出自人为”。著名记者斯诺也有过记载,说当时用三天的粮食可以换20亩地。其间死亡的人不仅是因为粮食短缺,还有兵患,特别是当时中国的西北种大烟,用罂粟卖钱换粮食,干旱后罂粟全死掉了,没钱换了。

  对非洲撒赫勒地区的旱灾,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主席、挪威前首相布伦克兰夫人 这样评价:使数百万人丧生的饥荒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人类最严重的灾难。非洲的饥荒多归于干旱,而真正的原因在于过去几十年中土地使用不当、森林砍伐、错误的农业政策。这是非常准确、客观的评价。

  我们认识了干旱和旱灾后,能否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干旱、半干旱地区历来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栖息地,是人类和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中国的四大发明都在这里,历史上如此。因为当生产力非常低下的时候,热带地区野兽、疾病非常多,而干旱、半干旱地区恰好缺少这些。所以在生产力极其低下的时候,人们是在这里栖息的。历史上如此,今天未来都将如此。谁都离不开这块土地。中国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再加上西藏高原的话占我们半壁河山,人口不超过10%。我们无法离开这块土地,去寻找另一块乐园。第二个结论是:在严酷的环境下,人们生存发展要解决的不是消除干旱,它作为一个自然规律是固有的,是周而复始的。而是要用聪明才智去解决如何消除干旱条件下的灾难,这一点我们会得到共识的。

  总之,要回答荒漠化治理的实质问题是什么,干旱和旱灾是切入点,它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要想着去消灭干旱,而应把力量用在如何与干旱合谐相处,消除干旱条件下可能带来的灾难,把灾难减少到最低。

  二、沙漠化、荒漠化和它的防治的概念

  1977年8月,撒赫勒地区的大旱灾促使联合国召开了第一次沙漠化问题大会,这是我亲历的事件。这次会议规模很大,制定了对抗荒漠化的20年纲要。这次会议有两个不能忘记的故事:

  一个是筹备期,我负责写大会主题报告。结果当时的结论是中国社会主义国家没有荒漠化问题,我们是人进沙退,创造了美好农园。我在新疆吐鲁番五道渠写完报告后,当地公社书记把我们扣住了,说你的报告既没突出党的领导,也没有写农民的战天斗地,写得什么乱七八糟的,不能交出去。我们就偷偷地寄到了科学院。大家可以想见,当时我们中国离世界有多远。

  第二个故事,大会上外界对我们中国报告的评价是“中国的报告用尽了美丽的词藻,人们所关心的生态环境问题只字未提”。当时我们作为科学顾问非常震惊,非常难过、愧疚。回来后文革结束了,我们给邓小平写信,成立了沙漠研究所。这次会议解决了几个争议的问题:

  首先什么是荒漠化?荒漠化最早是1948年一个法国的学者提出的,他看见战火中,很多树都被烧毁了,一片狼藉,象荒漠一样,他说这不是荒漠化了吗?这么多年由于旱灾的发生,人们愈加认识荒漠化问题了,并持有各自的观点:战争把森林烧毁了是荒漠化,盐碱地出现了是荒漠化┄┄大会达成的共识是:荒漠化是一个人类问题;荒漠化是人类和一个艰难的变化多端的环境之间交互作用的产物,没有人类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就没有荒漠化。人类侵入了环境,但对它的敏感性和限度既不了解,又毫无顾忌,因此便引起了荒漠化。这是以人为主导提出的。作为荒漠化的后果:可能在某些区域出现了沙丘这种沙漠景观,但并不是沙漠开始向外走。在人们听到荒漠化时,总觉得一片大沙漠不断扩大,甚至有人说天安门广场上沙丘也快来了。不是沙漠向外走,而是人和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引起了沙漠现象的发生。

  以上是70年代的概念,其间大家不断论证,在1994年又产生了共识,这就是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这是基于不同国家、不同地域取得的共识,即:荒漠化是气候变异,人类活动在内种种因素造成的在干旱、半干旱、亚湿润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着重说明的是荒漠化是一个土地退化的过程。在公约里土地退化是指水浇地、雨养地(旱作农田,靠下雨)、草场、牧场、森林、林地,由于外力作用引起的退化。这个概念是大家都接受的,作为公约我们该依据。

  联合国公约的意义,不仅是明确了概念,它认定了可持续化发展和消除贫困在对抗荒漠化根本措施中具有关键性意义-----这就是我回答的荒漠化治理的实质问题是什么。

  公约中明确提出,把消灭贫困战略纳入防治荒漠化和缓解干旱工作中;在非洲缔约国中明确要求,要把防治荒漠化作为根除贫困努力的中心战略。这个公约最终形成了一个小册子-----《脚踏实地》,原联合国秘书长加里说,“这是最近出现的最好的文件,我说的最好是它划定了一个荒漠化的概念。但同时把可持续发展与消除贫困作为对抗荒漠化的根本措施。”-----这是联合国《荒漠化公约》的一个意义。”我觉得这个公约印证了非洲的一个名谚:“贫瘠的土地产生贫困的人群,贫困的人群又在制造贫瘠的土地”。上世纪末期联合国非洲委员会又有一个争论,消除贫困与荒漠化两个到底谁重要?无疑消除贫困是首要的,因为消除贫困就会消除荒漠化。公约里把消除贫困纳入防治荒漠化的内容,符合中国治理问题的方法,叫作釜底抽薪,是“本”的办法,不是扬汤止沸。

  沙漠化,不等于荒漠化,荒漠化是个大概念,其中包含着沙漠化。所以荒漠化不是沙漠化的扩大,不能理解为沙漠里的沙越来越多地扩散到沃土上去。荒漠化实际是一个穷病,象人们生了癞狸头一样,一块儿一块儿的,最后连成一片,不是沙漠把它埋上了,而是自己退化了。至于沙漠化是什么,我们的认识是:沙漠化是荒漠化的一种类型,荒漠化包含最后出现了沙漠的景观,出现了沙丘,我们叫沙漠化。还有的荒漠化不出现沙丘,出现盐碱地,是一片板地,没有沙子,但也是荒漠化;另外还有冻土、出现了石子等也是荒漠化。所以沙漠化是荒漠化的一种类型,但是就中国的实际而言,沙漠化问题更为突出、严重。为什么呢?因为最后形成沙丘景观会带来飘尘等危害,人们非常重视它。

  沙漠化是干旱、半干旱地区在干旱多风和疏松沙子地表层,人为过度地乱用土地,破坏了生态平衡,出现的类似沙漠的景观。主要是人的不当行为造成的。联合国的统计是由于过度放牧、气候变化、砍代森林、不良的灌溉方法、过度地使用土地,影响了世界土地面积的三分之一。大家所关注的阿拉善地区主要是由于内陆河流域水资源利用不当所造成的荒漠化。中国北方荒漠化土地的成因在国际是有共识的,主要是人类不当的行为因素造成的。

  联合国荒漠化会议过去差不多30年了,这30年来防治荒漠化采取的措施,成效都不大,为什么呢?国际人道主义问题独立委员会出了一本书《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问题》,其中深刻地分析到:

  1、未能从来龙去脉、作为干旱地区社会经济的组成部分来看待沙漠化,没找到根本,治表而没治本;

  2、发生荒漠化的国家,没有明确地把荒漠化问题纳入农村发展规划及经济发展规划,只是作为部门的计划,采取狭隘、单一的手段对待;

  3、采取的行动往往是针对后果的,不是针对原因的;

  沙化土地会引起飘尘,看到沙尘暴来了我们怎么办呢?种草种树吧,这样可以使风力减低,但这只是表象的结果,假如没有过度的放牧、开垦,不可能有沙尘暴袭来。

  4、缺乏动员社团进行民主参与的方案;

  全世界都在采取争取社团民主参与的方式,我们这样一个团体以防治荒漠化为责任,真是不简单。

  5、气候因素变化不定;

  6、国际经济发展形势、国际组织统筹不力。

  以上分析都是非常贴切的。

  下面讲个非常不成功的案例:

  撒赫勒地区发生干旱,出现大面积死亡的时候,有人提出打井不就有水了吗?来救济当

  地遭难的人们,被国际上采纳了,出钱打了不少井。但是打井之后出现了很多问题,周围的牲畜都集中过来,弄得井周围一根草都没有,连踩带吃,围绕井形成了一个荒漠化圈,一个井一个圈,圈套圈,约两公里左右,都成了荒漠化土地了。所以打井本身造成了荒漠化再次出现。“有水了,无草了;有羊了,无肉了”。后来就停止打井了。

  一百年来,人们在干旱、半干旱地区为了谋求生存做了多种多样的探索,有很多值得我们吸取的教训,这些教训对于我们就是知识,所以当我们回顾过去的时候,不是谴责,而是说这都是课堂,在告诉我们今后不应该如何做。

  还有一个不成功的案例,叫作伟大的斯大林改造大自然计划:这一计划于1948年开始

  实施,当时苏联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之后,正在恢复期间,苏联共产党和斯大林的威望不断增高。斯大林在30年代的时候就提出了这个构想。因为苏联南方(南部欧洲)是产粮的地方,但是当地常受到一种热旱风的袭击,所以粮食产量始终上不去,直到赫鲁晓夫时代,其产量也一直未超过帝俄时代。其农业问题始终困扰着强大的前苏联。斯大林在30年代就想要建立一种防线,通过编制一个一个林带,象指挥千军万马一样,对抗干旱。这里面的错误是干旱是不可以对抗的。他1948年就实施了这个改造计划。50年后,自然环境、气候条件没有按照人的意志去改变,粮食没有出现稳产、高产,自然景观没有好转,反而土地荒漠化有加剧的趋势。当然伟大的斯大林改造计划失败有多种因素,其中我们必须吸取的教训是:

  1、当时在设计中就有不同意见,但是在那种强制下,不同意见的声音是不能听的,也没有可能表达出来。当时有个农学家叫瓦贝罗,他提出一个综合措施,但没有被采纳,反而被流放到西伯利亚去了。

  2、指挥这个林带的人叫米森科,他在当时地位很高,把本来是一场生物学之间的学术争论纳进政治来了。他瞎指挥,强行推行单一的造林方法,不吸取多种人的不同见解,这是这项改造计划失败的很重要的原因。

  我们的结论是:和自然打交道的重大工程,一定要平等、广泛地吸取不同的意见,决策者的聪明不在于你如何如何,而在于你能平等地和不同的人交换意见,在交换中达成共识,确立一个好的项目。和大自然打交道是非常复杂的,无论是协会还是政府,广泛地吸取各方面的意见,平等地交流,宽容地对待各方,在这个基础上取得共识,这是避免犯错误的一种方式。

  还有一个非常不成功的案例:前苏联在中亚细亚为了发展棉花种植业,把流经咸海的两

  条河截流,引出来灌溉去了,结果咸海开始干涸。在当地棉花生产获得巨大的成功之后,副作用不期而至。刚开始没显示,80年代后期,当地的棉田里出现一块一块的盐斑了,真象癞子头一样,荒漠化、盐碱化很严重,丰收的年限仅仅十几年光景,就演变成一个很重要的生态问题。在苏联解体前已经引起全世界的重视。

  三、荒漠化治理的前景与方向

  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特殊的自然条件下,无论你是凭借传统的农业、方式,还是当代人的一般技术手段、资金,都难以达到开发的目的。人们开始思考是以前的打井、光搞林带、引水灌溉出现问题了,人们开始思考到底应该怎么做?

  前印度总理拉奥这样看待,“从干旱至洪涝或者贫瘠的盐碱地,这些都是一般的方法所不能解决的,要探讨特殊的方法”,前苏联荒漠所所长也曾说,“遗憾的是当代的生产方针,包括的原理、技术和工艺都不能保证荒漠地区土地开发的质量和效益。”不管是为了解决人的生活,还是为了维护自然,呼唤一个新的开发文明-----这一点是政治家、科学家取得的共识。

  这些教训当时是有效的,十几年后就无效了,我们再不能这样做了。干旱荒漠地区需求新的开发文明。新的开发文明中有一种新的学说,即钱学森对未来产业革命的构想,他认为农业是以太阳能为直接能源,靠植物光合作用进行产品生产的体系,他认为当第三次革命浪潮--—信息产业革命之后将要到来的是农业型的知识密集型生产体系的出现。他预言接替信息产业革命到来的是农业生产体系的变化,是农业型的知识密集型的生产体系的出现,同时它又划分为农业、林业、草业、沙业,海产业。

  对于沙产业是什么,我们的概括是:在不毛之地上构建一个具有地区特点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的新型的农业生产体系,通过光合作用,固定转化太阳能,使不毛之地提供产品,通过高新技术组合成新型的农业生产体系。

  因为荒漠化地区有充足的阳光优势,但是水少、风大、土少,受这些因素制约,太阳能转化较少,必须靠现代科学技术成果构建一个新的农业体系,新的开发文明。

  现在称沙产业的很多,但不是钱先生倡导的接替信息产业革命内容的沙产业革命内容,必须是把环境保护寓于发展中的。为什么要用新技术造就一个新的农业生产体系呢?

  我先介绍两幅图片,一幅是在嘉峪关古墓里出土的砖上的壁画,上面有一头黑牛、一头白牛拉着一个犁,这是公元4世纪的农耕场景。另外一幅出现在1980年3月的美国国家地理杂志上,拍摄的是1975年的河西走廊地区,内容仍是黑牛白牛二牛抬杠-----和一千五百年前一样。这是人家登出来的图片,与我们找到的一模一样,一黑一白两头牛都没变。大家可以想象,其间人口增加了多少,如果仍依据原来的生产方式的话,怎么能不造成环境的破坏、土地的荒漠化?传统的千年不变的生产、生活方式,加剧了人与环境的矛盾,必须抛弃。生活、生产方式的改变,才是治理荒漠化最根本的。

  我讲个成功的案例。以色列给我们树立了非常强的信心。这个国家2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不到600万人口,他们没有资源,一点儿石油都没有,他们认为自己的资源只有阳光、死海和头脑,他们认为在资源短缺的情况下,智慧是最无穷的,把阳光当作富民强国的宝库。他们荒漠地区500户人家生产的蔬菜,就可以在欧洲市场占到一半,就是在沙漠中创造出的新的知识密集型的农业生产体系。他们构筑了农业商机之国。这一点给我的感受非常深。

  80年代一次会议上,一位以色列专家说,他们经历了思维定式的转变,在转变的过程中认为资源不是第一位的,人是第一位的,有了人,没有资源可以转化资源。原来它的排序是资源、资金、人,现在是人、资源、资金,人从哪儿来,从教育做起。它的思维定式转化之后,生产方式的改变带来非常大的成功,它走了知识农业的道路,成为沙漠地区农业生产的典范。

  大布列颠百科全书中有一个词条说,对于荒漠,如果把它的限制性因素解决,它可以创造最高的生产力水平。“荒漠是伙伴,不是我们的对手,是一个能为人类作贡献的伙伴”。

  一位耶鲁大学教授、研究中国近代史的专家乔纳森曾说,中国在这个世纪要成为超级大国,需解决四项技术问题:

  1、改变中国作战方法的纳米技术;

  2、让新疆沙漠地区变成大片农田的营养液技术;

  3、饲养牲畜的方法---克隆、基因技术;

  4、价格更便宜的通讯技术;

  第1、3、4项问题我们解决得很快,但荒漠化农业问题滞后,不解决它,中国不可能成为起支配作用的国家,我举这个例子是想告诉大家我们为什么要重视荒漠化地区。

  所以协会选择阿拉善作为工作对象,是非常有见地,有责任和梦想的。

  四、公众意识教育的重要性:

  为什么要教育?荒漠化防治必须有科学的认识、理念,否则象瞎子摸象一样;要自下而上地共同参与,城市、乡村、基层,政府都要参与;社会经济问题不解决,荒漠化治理工作是无效的,解决社会、经济因素,解决贫困问题和防治荒漠化问题是一致的;切实有效的方法是整合已有的资源,没有整合的资源,荒漠化问题解决不了,把所有的资源整合了就变成了一个解决问题的桥。这其中政府应该是第一位的,作为NGO应该把自己的事纳入政府的总体规划中。

  所以公众意识的教育是成功的要素,呼吁建立教育公众意识的地区,使它象一本打开的书,告诉人们,在沙漠地区谋求生存和发展是非常艰辛的,过去的历史要珍惜,要使逝去之鉴,成为未来之师。不能让眼前的困难阻挡了开发的信心。正好相反,荒漠化教育展示的目的是让人们认识到人烟稀少、面积辽阔的沙漠蕴藏着巨大的潜力,可能成为新世纪人类生存、发展的空间。连月球都想去呢,何况我们有这么一大片土地,所以我们要加强公众意识的教育。

  互动部分:

  龚家栋(阿拉善盟副盟长):

  荒漠化是人类活动的产物,大规模地改变一个地区的生态条件难度非常大,切入点是通过教育、扶贫改变脆弱生态地区的生产、生活方式,从沙产业起步。

  尹德川(协会会员、执行理事):

  在以色列参观时,当地的教授讲,从理论、技术上可以把所有的沙漠变成良田,但我们只改造了一部分,生态学家不允许我们把沙漠全变成绿洲,说那样的话稀有动植物就没了。是否将沙漠变成良田将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

  刘恕: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就沙漠来说,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地质时期形成的,主要分布在干旱地区,象巴丹吉林沙漠;另一种是人造的,是人类在历史活动中形成的,主要在东部。历史时期形成的沙漠,作为自然景观人们是无法消灭的,就象海洋一样,它的存在有它的必要性,是地球的多样性之一。当我们在沙漠中开采石油,油井周围要固定,就要因害设防了。沙漠是自然存在的现象,从生态学角度讲,不能全部绿化和固定,因为沙漠本身是个自然的集水器,降水之后就渗下去了,上面形成一种干沙层,阻断下面的水蒸发,沙漠下面的地下水是多年地质时期形成的。所以我们在做铁路防沙时,也不主张把所有沙丘都覆盖上,要留一些来集水。沙漠中的绿洲是地质时期形成的地下水。如果沙漠中都种上树了,水都蒸发出去了,绿洲上的水也就没有了。所以大体上要留到1/3左右的空留地。对于沙漠本身是因害设防,就中国的实际来说,干旱、荒漠地区有很多可以垦植的部分,我们要留一部分作自然景观,但很多地方要用来生存。

  张醒生(协会会员、执行理事):

  1、如何评价三北防护林?

  2、建议协会要考虑目前的工作是否符合荒漠化治理的逻辑,在根本消除贫困中有所作为。

  刘恕:

  防治荒漠化,任何单一的措施都不能凑效,因为荒漠化本身是个社会的综合问题,解决它的根本缘由必须放在社会的综合发展的角度上去思考,这是世界上得到共识的。贫困、荒漠和人结合在一起,贫困是造成它的社会因素。对于荒漠化,单纯的一个措施,包括我们崇尚的造林都不能解决,愈来愈多的人认识到了这一点。很多造林英雄,种了林带以后,依然贫困。日本的远山正英老人,到了思格贝地方搞造林,群众说我们不种树,我们要吃饱肚子,种树后不能放羊了。这就是比较实际的问题。荒漠化问题是个社会问题,要从社会大观点去思考,而不是单一的手段能达到的。

  林带又能起什么作用呢?构筑成的林带网格,可以在风和沙地表的界面上增大粗糙度,降低界面的风速到起沙风速以下,沙子就起不来了。所以在固沙中灌木丛也好,林带也好,是有作用的。但是林带的作用范围,是和林墙高度(即树高)的倍数相关的,15倍树高以后风又起来了,风在穿过的时候被打碎了的漩涡,降低后又起来了,所以我们要构成网格。林带就是在风没起来的时候把它压下去,没起来的时候再给它压下去,这样会减轻农田中的风速,也会增大积雪厚度。所以农田防护林对改变小气候是有作用的。

  至于三北防护林本身,一个林带不可能起作用,即使形成了一个大林带,在林墙高度的20倍之上,风依然起来。三北防护林后来发生了很大变化,里面充实了很多内容,包括草地保护,网格甚至林产加工,构成了一个网格。三北防护林在构筑间有很多形式主义的作法,表面绿油油的,后面什么也没有,树种也单一。有的专家看了指出,我们是绿化组国,不是树化祖国。如果只是降低风速,那么草可以、灌木丛也可以,农田中一定的林网也可以,但有时候会憋风,影响作物的生长。

  解决荒漠化问题应该是综合的;解决一个固定沙丘的问题,可以因地制宜;在草原恢复中,更多地依靠自然力比种树要好。

  张树新(协会会员、副会长):

  1月8日的执行理事会开得不成功,争论最多的是1、是基于阿拉善和不限于阿拉善的关系,在阿拉善做的事情和作为全国范围内环保项目支持两者的关系。协会发起那天其实就有两派意见;2、我们在阿拉善到底能做什么?如果这些问题不是经历了两年的实践可能也暴露不出来。

  一月二十八日,在会长主持下,六位会长开了一个很严肃的会,大家认识到这是一个很严肃的问题,过去会长会议缺位,执行理事会的决策是无策可决,把任务都推给秘书处,这本身是有问题的。所有的会长都作了自我批评,最后大家作了一个分工,其中一个重要的分工就是我和韩家寰负责把协会未来3至5年的发展战略切实拿出来。过去请了很多专家,学了很多知识,已经有了战略思考,但是不等于是协会的战略。

  过去的一个月里,我们做了大量工作,树立了一个目标,从激情和梦想落到科学理性,从沙漠治理的机理开始,建设性地拿出协会在阿拉善防沙、治沙的方案。协会的战略是基于不限于,但是基于的事做不好,可能不限于的事也无法扩展。

  下周,我们十人左右自愿至阿拉善调研一周,确认我们的战略提纲,其思路是1、从科学机理上搞清原因2、阿拉善在荒漠化治理中的位置和我们能够做的一些事。3、把各个机构曾经在那儿做过的事情、态度摸清,根据协会特点看我们该做什么,去除自然形成的无法对抗的因素,就人为破坏采取什么方法;支持哪些项目,参与哪些业务,会使未来3-5年我们的工作有成效。

  我们在战略方向上有共识,看来我们可为。这次下去也可以评估秘书处工作人员的工作。

  我们会在三月底形成发展战略报告,其中会有业务、项目计划,资金配比,实施方案等内容。我们希望整合资源,在旧有的基础上发挥杠杆的作用。这样协会的工作就会有章可依,当然还会调整。

  万科代表刘冀民:

  在阿拉善地区太阳能、风能、营养液培植等技术能否实行,离我们有多远?

  刘 恕:

  在治沙方面太阳能、风能、营养液培植技术等,都是相关的。阿拉善既是个盟,又是个地理概念,从半干旱地区向极端干旱地区过渡的荒漠地带,选作试点是合适的。以色列的设施农业----大棚就是构造一种小环境,在这个环境下改造自然条件下光、热、水的比例,充分利用阳光,抑制住风、水不足的弱点创造出最高的产值。在我国用设施大棚的方式在不毛之地创造一定的产值,已经是当地群众、政府的共识了:都是采取政府投一点、农民掏一点、别人帮一点的方法,一亩大棚,万把块钱,二、三年的光景就可以收回来。我认为荒漠地区的人民是可以跨越式发展、走上新的农业文明的,但需要我们去扶植、去影响。我们适宜的做法是从示范起步,在鄂尔多斯地区自然状况恢复得相当好,因为当地产媒,人们烧煤就不去烧柴了,环境破坏自然少了。示范与发展、经济效益相联系,人民富裕了,自然环境就会得到改善。

  汤敏(亚洲开发银行中国代表处):

  目前在我们的荒漠化治理中,应增强政府、民间组织、国际组织与群众的合力作用。

  刘 恕:

  这个观点非常好。我们的农民是勤劳的、非常热爱土地,这一点跟前苏联农民不同,当我们科学地引导他们之后,势头会很强,但我们必须帮助他们走向市场,否则很多好的东西形不成产品。温家宝作副总理的时候曾说“沙产业是生态、社会、经济效益多赢的措施。”

  张树新:

  1、协会如何处理本土文化多样性保护与推动新的农业文明之间的矛盾。

  2、就协会的特殊性(企业家的集合,没做过NGO,没做过环保),我们是自己做事情,还是在其它人之上,起杠杆性作用更好?您怎么看我们,您认为我们做什么更合适?

  刘 恕:

  我的观点是谁也挡不住进步,应当说现在的集约型经营对放牧来讲是新的文明、新的进步,它并不代表传统文化的消失,传统文化也并不会因它的进步而消失,就象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并没有因为我们的发展而把京剧扔掉了,可能恰恰相反,我们由于生活的提高,我们才有能力思考我们的文化、我们的传统,“民以食为天”。我不赞赏以保护文化特色,而拒绝了集约的现代的畜牧业生产方式。你们看美国的畜牧业,他们的玉米生产出来后一下子进入饲料,确实比牛走到哪儿吃到哪儿先进。

  当人口少,畜牧少的时候,草场可以自然恢复;但是人多,畜牧多的时候,一群牛吃完了,另一群又来了,这种情况下,草地得不到轮息,没办法自由恢复,自由放牧加剧了草场的退化。

  在澳大利亚自然恢复的方式是将草场有机地划成区域,轮流放牧,是在科学指导下的。

  在鄂尔多斯由于他们采取了集约放牧,牲畜并没下降,草地也恢复了,但是补充饲料必须跟上,人工种植要跟上。它是个综合体,共同作用创造高产值。以色列也是走这条道路的。这一点不应该导致文化多样性的消失,人类都在走向进步和富裕,这样才更能显示文化的多样性,两者不矛盾。

  2、以我的经历,对待农民的事,要用示范来说话,光嘴说不行,所以要作试点。你们采取的个案试点,而且是和社区相结合,可能是个突破口。我们下去也是一个社区一个社区作试点,从示范一个群体做起,他们会接受。完全没有自己的试点,将来会缺乏说服力。我赞赏你们现在走的路,就是要更好地脚踏实地。建沙漠博物馆这件事,上面有科学家钱学森支持、政治家宋老支持、以及我在甘肃工作的经历来推动都很难。我没有你们这种凝聚力,创新的思维,只要把这几种资源整合起来就不会错。协会目前已树立了一定的威望,希望你们能保持住人们给予你们的尊敬、信任、理解,我们曾说过“企业家是防治荒漠化,发展沙产业的生力军”。我们老一代人是深深认识到了这一点。

  冯丹藜(协会会员):

  加入协会后环保方面的知识不断增长,面对环保问题的严重性,希望协会在公众意识教育上,也能多做些工作,得到刘老更多的帮助。

  刘恕:

  公众意识和教育意识非常重要,是我们成功的要素,我鼎力呼吁要建这样一个沙漠博物馆,如果协会能够做将非常有意义。届时我们将贡献所有的资料、经验。

  王维嘉(协会会员):

  荒漠化、沙漠化可以逆转吗?可以的话需要多少时间,我们能做什么事情?

  我们协会的工作要严谨,依据事物的逻辑,充分利用数据,希望刘老师长期作顾问。

  刘恕:

  沙漠化土地当它没有严重到成为大沙丘的时候,去掉人的压力,它就会恢复,可以逆转。有很多这样的实例和照片。我们说的沙漠化土地是用106度经线来划分的,经线以东基本是半干旱地带,半干旱地带的沙地去掉压力,完全有可能天然逆转;106度经线西部是干旱地区,它本来就干旱,这是它的属性,无论怎样恢复也不能变成真正的土地。

  逆转和它的时间、所处的地带性有关,是有可能的,有的需要人工,有的不需要人工。

  关于沙尘暴的问题、沙尘暴与沙丘的关系。沙丘移动是有规律的,一个沙丘移动得快慢与风速成正比;与其高度、体积成反比;跟地表的粗糙度成反比。沙粒的移动特点取决于沙丘的移动,沙粒的移动特点是移动、滚动、跃动,动的高度一般在25厘米以下,所以沙粒是不可能飞扬至天上的,我们所看到的是沙尘一级的,它的粒径微小,只有0.05厘米,到尘就飘到天上去了。沙尘暴的问题不完全是由裸露的沙丘提供的,大沙丘提供不了,因为上边都是飞不起来的沙粒,这种沙粒跳跃的高度最多到两米就几乎什么都没有了。这都是有数据的。所以不要听沙丘从河北飘到天安门,根本不可能,文学语言可以,不是事实。飘尘是可以的,它是世界范围内大气环流作用的。我有个观点,不要听韩国、日本人说你们的飘尘飘到我们这儿了。地球就一个,我的飘你那儿了,你的也飘我这儿了,谁也别怪谁。飘尘飘到日本海,对日本也有有利的一面,它可以中合酸雨,落到海里,可以给各种浮游生物带来食物。

  沙尘暴本质是个天气现象,是由风引起的,我们所能做的就是控制风与界面的粗糙度,风速小了,飘尘就少了,不可能因为树种了多少,沙尘暴就没有了。中国有句地理名言,“沙尘暴是人为的祸,是自然的功”为什么呢,如果没有飘尘,就不可能有黄土高原的沉积,就是因为西部的尘飘到那儿沉降,才形成的黄土高原。我们应客观地看待飘尘,有沙漠里提供的,更多的是沙漠化的土地,还有建筑工地等。河西走廊出现的沙尘更多跟废弃的矿渣有关。

  对于飘尘的天气,人们可以做一些工作,但不能根治他,就象飓风一样。

  郭庆(北京鸿翔地产公司董事长):如何处理发展与治理的关系

  刘恕:

  对于这个问题,国际上基本有三个观点:

  1、零发展观点,这不是我们发展中国家可以遵循的;

  2、先发展后治理;

  3、环保寓于发展中,这是可能的;

  集约型饲养畜牧业本身就是把发展寓于保护中。

  把环保寓于发展中,这是根本的守则,特别是荒漠地带,这条路子是可以走得通的。不能为了发展忽略了环保,但是我们不能不发展,不发展贫困了,环境永远治理不好。

  刘恕:

  感谢大家花了这么长时间听我讲演。这次演讲集中了我多年的经验、见地和思考,有些看法与各位及有的专家不尽一样。感谢能有这次机会,把我的思考讲出来,你们听了之后能去思考就是给我最大的安慰。

  我的建议:1、荒漠化最大的问题是水资源问题,是如何合理地管理内陆河流域水资源的问题,我觉得协会值得在这方面做专题,这个区域有两条河:黑河、石羊河,解决问题从上游做起,在水资源管理上突破。你们太有资源了。2、把你们现有的题目再整合一下,会做得更好。

  再次感谢你们,你们非常值得人们喜爱,希望在你们身上。

  2006-2-25

 【评论】【 】【打印】【收藏】【关闭
搜索
SEE推荐
p
SEE与TNC共同探讨NGO组织建设
p
生态保护项目标牌
p
亲如一家人


版权所有 : 阿拉善SEE生态基金 2004
COPYRIGHT ©2004 SEE F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