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see资讯> 第10期


协会资讯
媒体聚焦
会员资讯
工作报告    
其他资讯    
 
一条乡村公路的诞生

http://www.sina.com.cn 2006/01/12 18:03 

  马彦伟

  项目背景

  2005年9月,阿拉善SEE生态协会通过理事会的决议,在腰坝镇贺兰队开展一个社区发展与生态保护相结合的项目。贺兰队是因该村的居民多数从贺兰山搬迁下来而得名,常住人口有690人,多以汉族为主,蒙族有120人。他们曾在贺兰山下拥有的35万亩草场,一度是整个腰坝镇收入最高的村庄,那时每家都会有上百只羊放养在这片草场上,他们的收入80%是依靠牧业。当然,近20年内,这片曾经的优质草场也由于过度放牧,已经沦落为荒漠草原区。

  1999年至2003年间,政府启动了三期退牧还草工程,贺兰队的35万亩草场均在退牧还草工程区内。每年政府对退牧的村民给以每人500元的草场补助,连续5年。但这笔补助对于原来至少放养几百只羊的村民来说,无疑是微不足道的。由于贺兰队的人均耕地只有3亩6分,是腰坝镇人均土地最少的村子。仅仅2年后,贺兰队已经成为腰坝镇人均收入最低的一个村子。

  当地人为贺兰山生态保护做出了牺牲,相关部门却对这些生态移民缺少足够的补偿。通过协会前期的社区调查,发现该村存在人均收入急剧降低、现有农田土地退化严重、社区组织较为涣散等问题。协会打算以提高当地人的收入与现有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目的,开展适合当地实际情况的社区项目。

  村民大会

  9月中旬,协会在贺兰队召开第一次村民大会。会上,负责该项目的项目官员介绍了协会做项目的特点:协会是与政府和企业都不同的非政府组织,不以盈利为目的;对生态不利的项目协会不做;当地人不愿做的项目协会不做;当地人不出钱出力的项目协会也不做。

  然后,由村民集体提出目前他们存在的问题、需要做什么、怎么做。刚开始的时候,村民们没人太敢说话,但经过几个人开头之后,大家也就七嘴八舌的说开了,提出了许多需求。其中包括修路、修水渠这样集体设施的项目,也有养殖的圈舍、品种改良、小额信贷等针对个人的项目。在村民会议的最后,由村民通过无记名投票选出代表他们利益的项目管理委员会,管委会共有7人,将负责以后各类项目的组织和管理工作。

  几天之后,协会在贺兰队又召开了第二次村民大会,大致确定了双方合作具体项目的分工、出资比例以及适合开展的时间。

  管委会的组织与协调

  9月下旬,该项目的项目官员带领管委会成员外出培训,分别在生态农业、合作社管理、以及小额信贷几个领域里进行交流培训。在培训过程中,管委会的几位成员受到了较大的触动,表现得也很积极,每天晚上都在一起讨论项目上的事情。

  10月底,在村民会上,管委会与村民一起讨论了修路的相关事宜。其中,协会负责铲车装砂石和平路的费用,村民负责所有砂石的运输和最后的人工整修。关于修路的位置、标准、开始时间以及各户的任务分配都在会上进行了讨论。群众的积极性相当高,因为这是他们一直想修的路,可是苦于无人组织和缺少相应扶持,30多年也没有修成这条路。

  第二天,管委会的成员就对将要修的路段进行测量、设计,他们骑上摩托车测量路的长度,用一堆堆小石头明确路线,最后估计出一共需要的砂石量。各家运输砂石的任务是按照其土地的多少进行分配的,并且考虑到农田的位置与道路远近的问题,把农田分为三部分,其中上圈土地每1亩地分配1.5农用车砂子,中圈土地每2亩地分配1.5车,南圈土地每3亩分配1.5车。

  任务分完后,新的问题就出来了:有几户虽然在这边有地,但却长期住在另一个村庄。他们能不能按时拉砂子就成了很多村民关心的问题,甚至有人私下说,那几户要是不拉砂子

  他也就不拉。管委会的成员又分别去做那几户的工作,有的利用亲戚关系、有的利用朋友关系,苦口婆心地劝说,最后那几户答应去拉砂子了。

  修路现场

  村民拉砂子前,首先要用铲车平路,管委会的7个人每天都要有人在现场指挥、监督。其中管委会的主任老李连续三天都在修路的现场,这位十几年前的老队长深深地知道,村民能齐心协力修一条路的艰辛,他也见证了村里每个秋天拉运粮食和秸秆的不易。

  怎样给各户拉砂的车次计数呢?管委会的成员又想出了一个办法,他们自己做了许多的砂票,就是用两个人的刻章刻在小纸片上,这样可以做到防伪。为了保证公正性,管委会把发票的任务交给了协会的项目官员和志愿者。管委会的成员也都各司其职,有的负责监督铲车装砂,有的负责指挥倒砂子的位置,还有的在负责监督另一边的平路情况。

  村民也都是面带笑容的开着自家的农用车,一车一车的来回拉运,最多的一户共拉了72车砂子,每天从早到晚整整共跑了4天,最后完成任务时也毫无怨言。只是有时在排队等待装砂时出现插队的现象,这时负责监督装砂的人就要笑骂着让他们遵守秩序。排在铲车前的农用车一字排开,最多将近20余辆,场景颇为壮观,在分产到户的几十年里,这是一次难见的全村集体行动。

  间接的影响

  在修路正在进行的过程中,阿盟分管农牧业的杨书记在协会邓仪副秘书长的陪同下,对该项目点进行了视察。在修路的现场,杨书记很关心为什么几十年修不起来的路现在修起来了,管委会主任老李解释说主要是以前的村民组织不起来,现在通过协会的项目,群众已经意识到凝聚到一起的力量,并且自己的事情就要自己做。最后,杨书记表示,只要群众积极性高,政府也会给以支持。

  随后,杨书记又到村委会与项目管委会进行座谈,询问了项目的进展情况和现在存在的困难。在听取项目已经进行的一些工作后,杨书记也知道了该村在搬迁后,生产生活设施的极度欠缺,当场表示要和政府相关部门协调,对该村进行项目扶持。

  12月初,困扰贺兰队多年的三项电问题已经得以解决。并且,政府的千户扶贫工程可能明年将在贺兰队执行。

  修路的最后一天,人工平整路面时,阿盟电视台的两名记者也专程到此采访,对贺兰队的修路进行了报道,11月底,内蒙古电视台也派记者到贺兰队进行了采访。每年国家都会修上万条路,可是为什么这5500米的砂石路会引起这么大的关注呢?可能就因为这是一条由村民自行设计、自我管理和自行施工的自主路。

  几方利益群体分析

  1、村民

  作为项目的直接受益者和执行主体,村民在整个修路的过程中,他们的心理变化是比较耐人寻味的。一开始讨论修路的时候,村民都显得比较兴奋,毕竟这是一条他们自己要走的路,而且多年来也修不起来;在分配完各家的任务后,开始有一部分群众持观望态度,他们想看看管委会到底怎样管理执行,也要看看那几家困难户的执行情况;第一天动工之后,村民看到一切都在正常运转,积极性重新被调动起来;在工程结束后,一条新路出现在他们面前时,他们感到十分自豪,对集体的力量和对自己社区的未来发展充满自信。

  2、项目管理委员会

  项目管理委员会是全体村民的代表,当然首先要代表村民的利益,而作为村民和协会之间的协调者,项目管委会也要兼顾协会的立场。在这中间,管委会一方面要为村民无偿服务,一方面又要承担村民的怀疑和指责。

  在修路过程中,管委会成员尽职尽责,付出了比普通群众大得多的劳动和努力,也因此获得了群众的信任,为以后的工作开展奠定一个比较好的基础。同时,由于这是管委会第一次执行具体的项目,工作中相互的配合让管委会形成一个整体,也有助于他们熟悉整个工作流程,并且增强了管理经验和自我认同感。

  3、协会

  协会在村民的眼中,一开始肯定是被人怀疑的,村民不知道非政府组织是做什么的,他们担心协会又是一个骗人的集团,甚至有人觉得协会可能是做传销的。通过一个集体项目的运作,村民直接接触到协会的项目官员与志愿者,更重要的是,在修路结束后的村民会议上,协会当众把协会承诺的铲车费用进行了清算,这些都使村民当初对协会的误解和猜测烟消雾散。

  在进入社区的前期,进行此类的集体项目收益较大。一方面可以树立协会的正面形象,另一方面把当地社区组织凝聚起来,同时也有利于建立起项目官员和村民相互的信任和感情,这些都对未来其他项目的执行运作有积极的影响。

  4、政府

  由于以前遗留的一些问题,贺兰队的村民与当地的镇政府积怨颇深。但协会通过项目的介入,做了一些属于当地政府解决的工作,村民在得到利益后,与政府的关系因此得以改善,阿盟电视台就是通过镇政府而来此采访村民修路工程的。而且,盟委杨书记的视察工作也为改善镇政府与村民关系提供了契机。座谈会上,镇里主要领导表示,要全力支持贺兰队的项目工作,并尽力为贺兰队解决一些实际的困难。

  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当地政府是很重要的利益相关者,得到当地政府的支持无疑是很有必要的。而项目在当地运作的成功,无疑也将是政府政绩的一部分,因此,政府有责任也有热情去协助项目上的工作。

 【评论】【 】【打印】【收藏】【关闭
搜索
SEE推荐
p
SEE与TNC共同探讨NGO组织建设
p
生态保护项目标牌
p
亲如一家人


版权所有 : 阿拉善SEE生态基金 2004
COPYRIGHT ©2004 SEE F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