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素套勒盖项目实施带来的效应(组图) |
http://www.sina.com.cn 2005/03/04 17:47 阿拉善SEE生态协会 |
这是由村民自发制订的村规民约牌
村民自发建议的生态保护区,并树立了提示牌
这是村民从梭梭林里挖出来的野生苁蓉
一、项目的产出
1、项目管理委员会的成立及作用
为了使项目有序、规范的进行,项目起动之初,由村民推举产生了项目管理委员,使其成为项目运行的中心主体,为全嘎查的村民服务。这样,项目的运转模式从由外向内变为了自内而外,激发了项目主体的内部发展动力;在切实的项目运行中,村民们重新回顾和认识到家族、群体和个人之间的权利分配和责任承担对自己的重要性,有效地推动了当地社会结构的重组;项目操作本地化,使农牧民有了自己的操作项目和发展途径,培养了社区精英;村民真正决策并且亲身操作,实现了自己的发展愿望,证明了自身的智慧和价值;提高村民的民主意识,促进了基层民主建设与完善。
2、生态保护区的建立及村规民约的制定
村民自我规划、自我实施、自我管理,以生态保护和社区发展为前提,建立了一个以社区为保护主体的梭梭林保护区。其保护面积超过20000亩。村民划定了保护区边界,并在协会的资助下制作了提示牌插放在重要通道路口以提示。经全村的民主决策,制定了适合当地情况的村规民约,用来制约和监督项目实施中的各种情况。对所划定的区域进行了严格的管理。保护区内禁止一切破坏生态环境的活动,禁止取土、开采地下水、捡柴、买卖梭梭柴等,并建立了相应的看护体系和奖惩措施。
3、自由式放牧羊只数量减少
由于采取了产业结构调整、舍饲养殖和生态保护建设宣传等一系列工作,嘎查内牧民自愿在2005年将放养羊只数量由原来的3000多只减少到1400只左右。其中有6户人决定明年或圈养,或转为养猪养鸡等产业,完全实现合理载畜,以恢复草场植被。
4、薪柴需求大大降低
由于新能源的替代作用和节能措施的推广,嘎查内对薪柴的需求量大为减少。薪柴年需求量由原来的每年176.2亩(按一棵梭梭30年树龄,15厘米直径计算)和400亩白刺减少了一半以上,相当于每年直接挽救了超过90亩成长了30年的天然梭梭林。另外,由于其它项目的开展增加了牧民收入,提高了他们的经济收益,也促使他们对高生活品质产生了需求,部分牧民已经开始使用煤炭,更是大大减少了冬季取暖用柴,直接保护了草原生态和天然梭梭林。
5、保护当地文化,促进人与环境的和谐
项目地的退牧还草,不同于政策性的全面围封禁牧。项目既不用移民安置的大笔开支,也避免了当地民族传统文化因为人地关系割裂而造成丧失,消除了农牧民的顾虑。有效地保护了当地文化的多样性,在少数民族地区,保护当地文化是非常重要的指标。同时,也促使了农牧民自发的、积极的去保护属于他们自己的土地,恢复草原资源量和生产力,改善当地生态,遏制沙漠化进程。此外,由于不是围封式的全面禁牧,草场中还会保有低于生态承受限度的牲畜数量,起到了限制草原鼠害泛滥,梭梭林成片死亡的作用。
6、项目运作的可持续性、可借鉴性
这种以村民为主体,让他们自我管理、自我规划、自我实施,成为保护环境主体的项目运作模式,使得项目方从一开始就站在了一个相对独立的位置,成为项目运行中的一块基石、一根拐棍,而真正的操作主体却是村民自己,只有这样,将来项目方一旦撤走,项目本身仍能在村民管理委员会的主持下良好的运行和发展。此外,由于项目本身所具有的一系列特性和可复制性,使它不单在召素套勒盖这一个项目点能得到有效的实施,更有可能成为未来阿拉善生态保护领域里的一个全新模式,在全盟都具有高度的可借鉴性。
二、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利用
1、沙产业
通过发展沙产业,合理利用沙漠资源,增加农牧民经济收入手段,间接减少对自然资源的初级利用。同时培养农牧民的市场意识。通过沙产业开发,一定程度上缓解人畜对天然梭梭林的破坏,真正走上生态效益型可持续发展的路子。
2、梭梭和其他耐旱植被种植
当地农牧民已经自发筹划在2005年春季进行耐旱植被的沙漠种植工作。包括:梭梭、沙蒿、拐枣、红柳、花棒、毛条等。项目资金已经到位,正在购买种苗,待季节适合马上实施。
三、自发产生的村民项目
项目的操作方式为村民自主,给农牧民提供了实际操作项目、自我发展的途径,增强了他们的社区组织能力。而且促进了牧民之间的交流和合作,磨合了相互协作的关系,提高了对抗外来掠夺和自我保护的能力,使社会构架逐渐趋于稳定且富有活力。召素套勒盖在项目进入的短短几个月中,已经出现了大量的村民自发项目。这些由农牧民提出、农牧民设计、农牧民操作、农牧民受益的项目,对社区经济建设和生态建设等各个方面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1、灭鼠
当地老百姓认为鼠害不单是对生态的破坏,同时对农牧业生产也是一个不小的祸害,因此,老百姓已经自发的形成了灭鼠计划并开始实施。计划在2005年春季,利用较长的农闲时间开展全嘎查的灭鼠行动。由管理委员会负责组织,全体农牧民共同实施。目前执行责任已经基本落实,灭鼠所需的烟雾弹、老鼠夹等物品均已到货,准备在开春就着手行动。
2、生产生活技术的培训
产业化的调整,从原来的养羊,养骆驼,变成了现在多元化的养鸡,养猪等,不但没有缩减收入,反而节约了劳动力,提高了经济收入。因此,技术服务成为村民特别关注的一点,同时,村民能力的提高和科技含量的注入对项目的发展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为此项目不断收集所有农牧民对培训的意愿,选择适合当地未来发展所需要的科学技术支持,分期分批进行资助。目前提出的培训计划有兽医培训、农机维修培训、农业技术讲座、摩托车维修培训班、猪鸡等养殖技术培训、青储知识技术培训、苁蓉接种技术培训、财会知识普及培训等。协会计划将在2005年培养出5-6名兽医,为牧区的多元化发展作好准备。
3、生态宣传
结合保护区的建立,尤其是结合村民自我培训项目的运行,打算将生态保护相关培训和宣传融入其中。比如,购买一些生态教育的VCD片放映,生态宣传招贴等形式,让农牧民更进一步加深对生态保护的认识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