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我们的未来之家”生态教室

http://www.sina.com.cn 2007/03/06 09:56 

  “我们的未来之家”生态教室  项目综述:

  1)项目背景(项目拟解决的问题、问题根源)

  2005年3月,联合国启动了教育促进可持续发展十年(2005-2014)计划。教育促进可持续发展不仅得到学校教育领域的普遍认同,同时也受到全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作为一所普通的初中示范学校,北京市樱花园实验学校以EPD教育理念作为指导,近年来取得了全面推进课程教材改革,促进学校、教师、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喜人成就。学校连年被评为市、区级教育科研先进单位,市、区级绿色学校,获得2005年度全国教育促进可持续发展创新奖。

  目前,学生从课本、书报、及其他现有传媒中,对我国的环境、人口及资源等状况已有了相当程度的了解。若仅仅停留在知识层面,还不能内化为自觉的行为,养成日常的习惯。“未来之家”生态教室的主要目的是提供身临其境的真实体验。以此为起点,开展由生态教室到生态学校的系统建设,其意义将更为深远。

  环境、人口与可持续发展教育,需要有相对稳定、效率突出的硬件建设。借助类似生态教室这样的基地和平台,我们就有了实施的抓手。它形象地告诉我们的学生:节约一张纸、一滴水、一度电是小事;但我们每一个人都节约一张纸,一滴水,一度电,就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希望。这希望将把社会的责任、良知、道德、事业推向一个新的文明。文明不能注入衣食住行的小事之中,不能成为生活习惯,就不是真正的文明!

  2)项目目标

  1.生态屋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意在寻求自然、建筑和人三者之间的和谐统一,即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实现向自然索取与回报自然之间的平衡,创造一个舒适、健康、可持续的生活环境。

  2.我们的工作也不局限在对学生的教育,而是要把学校的良好风气辐射到社会,用小手拉大手的方式,影响社区、影响社会,创造整个社会文明。为此我们开展寒暑假百小时服务社区活动,宣传创建节约型家庭,节约型社会,参加绿色社区建设,收到良好效果。

  3)项目设计

  在这个生态教室里,可以为学生提供身临其境的真实体验,通过参观、操作(洗衣做饭)、讲解等各种体验式教学活动,将环保、节约、公益的生活方式及教育理念加以渗透,让学生在家庭生活的场景中感受和领悟点滴细节,促成从意识、体验到行为和习惯的转变。

  室内包括垃圾分类展示、公益柜台、书房、卫生间、厨房、饭厅以及室外的配套设施等。

  生态屋门外有太阳能设施,室内的家具,包括餐桌椅、办公桌椅、展柜、厨柜等大多是由回收软包装再生的彩乐板制作的。

  在卫浴空间中,未来之家使用节能灯、两档冲水的节水厕具;节水型洗衣机,还有中水的回用设施。窗户外面就是一个污水处理系统。太阳能水泵会把处理完的污水抽回到房间再次使用。也就是说,一吨水我们可以通过循环系统重复使用。这些能源都是靠在室外设置的太阳能发电系统完成的。

  4)项目运作(包括项目执行方各自的责任和义务,资金来源等)

  北京市樱花园实验学校在该项目建设中,提出意向,负责开辟场地,腾出3间教室及室外场地进行生态屋建设;出资8万元施工并支持建成后的运作。

  金色啄木鸟节能环保中心、北京绿十字、利乐中国负责项目业务指导并投资4万元支持施工及运作。

  5)项目结果(包括社会影响,可量化的生态影响,经济指标)

  建成以来,先后有包括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等十几家媒体进行了专访和报导,有包括兄弟省市同行以及国外学者在内的3000余人前去参观学习。特别要指出的是,这个EPD基地作为提倡环境保护,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平台,在社区人民群众中很好地起到了宣传促进作用。

  “我们的未来之家”生态教室的建成和使用,只是我们环境保护教育过程中的探索和尝试,它引起了社会上的热烈反响, 2006年初这个教室获得共青团中央 “全国青年丰田环境保护奖二等奖”,有关企业赞助奖金15万元。学校将这笔奖金全部捐献给贫困地区用于生态保护建设。

  在组织学生参观、实践未来之家的同时,近两年,北京市樱花园实验学校EPD教育工作出现许多新的亮点。在学生中广泛开展节约、环保教育活动,取得丰硕成果。例如“关注生命之水,呵护绿色北京”活动,调查水资源紧缺的状况,发挥聪明才智,搞家庭节水小设计,画出设计草图参加竞赛,多名学生获北京市竞赛组委会奖;从04-05学年第二学期开始,在学校就餐同学二百余人,自觉不使用一次性餐盒和一次性筷子;在学生中提倡使用再生纸学习用品。学生每周一次收集废旧纸张积攒起来由金色啄木鸟节能环保中心兑换成再生纸作业本;垃圾分类和收集白色垃圾活动常年坚持;运用专用管理软件,进行科学管理。

 【评论】【 】【打印】【收藏】【关闭
搜索
SEE推荐
p
2006年度理事大会特别报道
p
生态保护项目标牌
p
亲如一家人


版权所有 : 阿拉善SEE生态基金 2004
COPYRIGHT ©2004 SEE F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