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组图:中国红树林保护项目

http://www.sina.com.cn 2007/03/03 15:15 



大屿岛红树林人工造林



生态养殖



2006保护虎门红树林

  中国红树林保护项目

  项目综述:

  1)项目背景(项目拟解决的问题、问题根源)

  红树林作为特殊的湿地生态系统在防风固堤、抵御自然灾害、为其他动物提供栖息觅食场所、为沿海居民创收、生态旅游和环境教育等方面有极为重要的作用。然而中国的红树林面积在过去的50年里减少了70%,而且红树林的宜林地因为经济发展和城市化建设等因素越来越少,保护红树林成为当务之急。

  目前,中国的红树林仍然面临着两大重要的问题。

  一方面是随处可见的不断的破坏现象。除了过去五十年不断发展的围海造田、围塘养殖、围垦滩涂和城市化建设等大规模毁林破坏以外,还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比如水上运输、过度的捕捞和采集、垃圾和污染、生物入侵、病虫害和标准海堤的建设等,这些问题导致红树林面积进一步减少。

  另一方面是更可怕的隐形危机——民众意识的淡薄。在CMPP从事红树林保育之前,国内并没有NGO长期从事红树林的保育和宣教工作,民众对于红树林的认知少之又少,生活在红树林边的大部分民众对于红树林都没有明确的认识,包括高校学生,就更别提生活在内陆的民众了,甚至连一些第一线的红树林护林员对于红树林的认知都非常有限。

  在过去的五年时间里,CMPP通过系统培训和资源共享发掘各地的合作机构,从而构建全国的合作平台,来推动各地的红树林保育工作,我们的足迹几乎遍布中国东南沿海红树林分布区周边的保护区、社区和学校。

  2)项目目标

  1,提高公众的红树林保育意识,推动公众参与;

  2,推动红树林社区的和谐发展;

  3,保护并重建中国的红树林生态系统,使之恢复并可持续发展;

  4,构建一个完善的中国民间的红树林保育联盟;

  5,在基础科研特别是人工造林等科研方面做些努力;

  6,推动政府和相关部门对红树林保育立法;

  7,推动红树林可持续发展教育和生态旅游。

  3)项目设计

  为了推动中国的红树林保育工作,CMCN全方位开展相关活动,包括传统项目如可持续发展教育、基础科研、社区发展、生态旅游、合作平台构建和能力建设、生态恢复和人工造林、资源和社区调查、开发宣教资源、红树林基金、红树林资源中心、生态营和工作坊、直接行动以及新项目如玩转博物学、绿地图、国际海洋垃圾调查、环境维权和推动立法。

  在此以可持续发展教育子项目为例来阐述CMPP具体的项目设计,其他十几个子项目设计详见CMCN网站:www.china-mangrove.org。

  可持续发展教育:

  目前,中国的红树林仍然面临着两大重要的问题:一方面是随处可见的不断的破坏现象;另一方面是更可怕的隐形危机——民众意识的淡薄。

  以往的环境教育很大程度上是点到为止,而且大部分较偏远的地区不可能定期开展,效果不理想,也不能达到可持续性。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CMCN摸索出了一套可持续红树林环境教育的模式,使宣教的效果更持久有效。具体体现在:

  1,可持续使用的宣传品的开发;

  2,红树林乡土教材的编制和推广;

  3,培训红树林区周边的中小学老师;

  4,完善的宣传资源并配套讲解员培训系统;

  5,红树林宣教基地(包括学校和社区);

  6,义务生态导游;

  7,用于带动和培养当地保护力量的红树林基金;

  8,持续性网络宣教平台的推广。

  可持续发展教育的人群和目标:

  ☆红树林社区居民——提高公民意识减少破坏;

  ☆合作的NGO——推动本土NGO开展当地的红树林保护;

  ☆红树林保护区管理人员——科学完善的保育体系;

  ☆政府相关部门的人员——督促执法,促进立法;

  ☆大众媒体——关注,舆论压力,促进立法;

  ☆身边的市民——提高公众意识,舆论压力,促进立法。

  4)项目运作(包括项目执行方各自的责任和义务,资金来源等)

  针对7.2的各个项目目标,CMCN设计和运作适合的活动与当地团体合作开展。

  目标1:通过志愿者培训、教师培训、乡土教材的使用和推广以及社区和公众的宣传来达成。主要利益相关群体为CMCN各地合作机构和志愿者、保护区管理局、当地政府、学校和社区。

  目标2:通过提高社区公众的红树林保育意识、恢复红树林生态系统、提高社区的基础教育水平、推广生态养殖等方式来达成。主要利益相关群体为CMCN各地合作机构和志愿者、保护区管理局、当地政府和社区。

  目标3:通过建立苗圃、人工造林、保护和恢复本土树种以及推动科学的管护工作来实现。主要利益相关群体为CMCN各地合作机构和志愿者、保护区管理局、当地政府和社区。

  目标4:通过点对点的调研评估、系统培训、资源共享、生态营和工作坊以及网络工作模式来实现。主要利益相关群体为CMCN各地合作机构和志愿者、保护区管理局、当地政府、学校和社区。

  目标5:通过高校志愿者和科研机构的资源,我们在基础科研特别是人工造林科研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这些工作在CMCN的保育活动中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主要利益相关群体为CMCN各地合作机构和志愿者、保护区管理局和科研机构。

  目标6:通过深入调研、科学分析、研究报告、媒体介入和舆论压力等方式,CMCN希望推动政府相关部门对红树林保护立法,并且关注各地红树林破坏的真实情况。主要利益相关群体为CMCN各地合作机构和志愿者、保护区管理局、当地政府、媒体、学校和社区。

  目标7:通过乡土教材的编写和推广、绿地图、黄金周义务生态讲解等方式来达成。主要利益相关群体为CMCN各地合作机构和志愿者、保护区管理局、当地政府、旅行社、学校和社区。

  CMCN的活动方式分为三大类:一是CMCN提供的资源共享、系统培训和经验指导;二是CMCN组织的全国统一行动、生态营和工作坊;三是CMCN各地分中心和合作机构组织的区域性活动。

  CMCN的主要合作机构有保护区管理局、当地政府、社区、大中小学、志愿者团体、NGO、相关政府部门、科研机构和媒体等。根据活动的实际情况开展相应的合作,各相关利益群体在活动中各施其职。

  CMCN的经费来源:志愿者捐助和义务劳动、保护区管理局捐助、科研机构捐助、福特汽车环保奖奖金、全球绿色资助基金会资助、英国WHITLEY自然基金会资助。

  5)项目结果(包括社会影响,可量化的生态影响,经济指标)

  在过去的五年多时间里,CMCN一直致力于中国红树林的专项保育工作,并且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CMPP支持和引导包括“绿色海南”、广西绿沙在内的20多个NGO的本土红树林保育工作,并且不断完善宣传资源,及时与相关NGO共享,同时,积极探讨红树林保育在中国的新思路。

  一、CMCN定位和团队建设

  在2003年初,CMCN重新定位并成功转型,从最初的本土化社团项目成长为一个全国性的项目。现在,CMCN希望依托专业优势、经验积累、资源创造和独特理念,引导各地相关NGO开展红树林保育工作,并逐步形成全国的红树林保育氛围,同时与其他国家的相关组织交流。

  大量志愿者加入到CMCN的团队中。我们租用了一间办公室和一间储藏室,并且运行办公室相关制度,使我们的资源能够得到合理有效的利用,活动更加有序。

  二、可持续红树林环境教育

  A、制作了国内第一套系统的红树林宣传材料和资料集。包括大型红树林宣传展板、红树林文集、红树林攻略、多媒体课件、红树林宣传卡片和六期红树林通讯等。

  B、初步构建了国内第一个专门的红树林网站www.china-mangrove.org。

  C、全方位的红树林专题宣传和讲座。目前,我们的专题宣传覆盖了福建、广东、广西、浙江和海南等有红树林的省份,共对上百个学校和社区开展了专题宣传和讲座活动,直接受众30万人。

  D、辅助中小学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并成立红树林基金学校。我们共辅导惠安五中、厦门外国语附小、海门岛海山小学等多所中小学的研究性学习小组成员上百人,并在部分学校建立了红树林基金。

  E、乡土教材开发和教师培训。我们对海南东寨港和厦门、漳州等地红树林保护区周边学校的教师进行了相关培训,并且编写了一套适合当地的乡土教材,配合校本课程的实施。

  三、人工造林实践

  我们在浙江温州、广西北海、福建泉州、厦门、漳州等地带领志愿者开展红树林人工造林工作,种植各类红树植物累计达12万余株,用实际行动改善各地的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现状。

  四、基本的红树林科研工作

  A、厦门大屿岛红树林人工造林的初步研究;

  B、漳州红树林人工造林的初步研究;

  C、海南红树林资源考察;

  D、红树林观鸟。

  五、系统的红树林资源调查工作

  我们对海南、广西、广东、浙江的红树林资源(位置、面积、种类、情况、路线等)进行实地的了解,包括绝大多数红树林保护区的调查,并发现了许多新的红树林生长区。在资源调查的同时,我们还相应得开展红树林区的入户调查,对当地红树林的历史、风土民情等有了系统的认识。

  六、中国红树林合作平台的构建

  A、培训了一支初具规模的展版讲解员和自然讲解员。CMCN在全国各地的合作机构培训了200名红树林展版讲解员和80名自然讲解员,用以推动各地的本土红树林保护事业。

  B、逐步完善的福建省红树林合作平台。通过各种活动,我们已经构建了比较完善的福建省红树林合作平台。包括红树林区的大中小学、社区、政府相关部门、科研机构、媒体和几乎所有的保护区。

  C、初步构建的中国红树林合作平台。我们积极联系浙江、广东、广西、海南、香港等相关的组织或团体,并通过宣传或培训等方式加强彼此的合作,仅合作的NGO和志愿者团体就达20多个。我们已经初步建立了中国红树林合作平台,并逐步开始运作,达到沟通、资源共享和活动互动等目的。

  七、生态旅游和社区发展

  CMCN开始将社区发展的理念引入项目,包括我们所支持的所有子项目。期间我们对海南、广西、福建和浙江的部分红树林社区进行调研,收集红树林及社区相关资料,为下一步的社区发展工作打下良好基础。目前,我们在广西和福建开展社区发展和生态旅游的试点项目。

  八、全国红树林统一行动

  CMCN号召并组织各地合作机构在环境日期间开展全国红树林保护统一行动(详见光盘相关资料)。随后,CMCN在厦门多届红树林生态营活动,邀请全国各地100多名相关志愿者参加。

  九、交流与分享

  CMPCN除了同合作项目进行交流外,也同全国各地的其他NGO交流经验,分享资源。当然,我们继续保持着同MAP、IMMCP等国际组织的交流,分享中国红树林保育工作的经验和现状,同时,也学习国外有益的东西。

  十、大量的媒体报道(详见附件和光盘)

  十一、社会的认同

  2004年和2006年CMCN分别获得福特汽车环保奖自然保育类和青年创新类奖项;2001年-2006年连续5年获全球绿色资助基金会(GGF)资助;2006年获WHITLEY FUND FOR NATURE资助;2006年获ESD-C可持续发展教育优秀案例。

  附件二:CMPP终期报告大事记

  中国红树林保护项目评估表

 [1] [2] [下一页]

 【评论】【 】【打印】【收藏】【关闭
搜索
SEE推荐
p
2006年度理事大会特别报道
p
生态保护项目标牌
p
亲如一家人


版权所有 : 阿拉善SEE生态基金 2004
COPYRIGHT ©2004 SEE F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