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制度约束民间捐赠热心?

http://www.sina.com.cn 2007/01/19 15:47  广州日报

  王石反驳中国企业家捐赠“吝啬说”:企业家乐心公益没有原罪

  本报讯,尽管这几年中国慈善事业发展较快,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据中华慈善总会的统计数据显示,70%的获赠资金都是来自国外和港台,中国国内企业家的捐赠占比还不到15%。而与此相对的是,中国已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大的奢侈品消费市场之一。人们不禁反思这些被认为掌握着社会财富80%以上的中国富人们为何对慈善事业捐赠如此冷淡。

  中国八成捐赠来自海外

  据了解,中华慈善总会的捐赠物资中,近80%来自海外,只有20%来自内地。截至2004年底,我国慈善机构获得捐助总额约50亿元,仅相当于中国同年GDP的0.05%,而美国同类数字为2.17%,英国为 0.88%,加拿大为0.77%。

  那么富人们又是如何对此反应的呢?在昨天中国科技展览中心举行的“SEE-TNC生态奖(2007)”启动仪式上,中国房地产巨贾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石,以阿拉善SEE生态协会副会长,慈善企业家的身份,手持麦克风立场鲜明地反驳了“中国企业家为富不仁的吝啬说”。

  据介绍,2004年6月5日成立的阿拉善SEE生态协会,就是完全由中国内地及台湾地区100多个知名企业发起的民间环保公益组织,协会成立两年多来,累计募集资金2500余万元,投入环境治理1500万余万元,共有20多个项目在阿拉善和其他地区展开。

  当谈及富人吝于捐赠的话题时,王石十分激动,他表示,目前民营企业家是值得骄傲的主力军。

  王石说,当前国企虽然实力雄厚,但碍于税负及各种高额政府交际费用,已经没有更多的预算用于捐赠,而且国家也没有对国企捐赠规定明确预算,因此国企捐赠十分困难。在这种情况下,民营企业成为主力军。

  在解释中国企业家为何捐赠少的问题时,王石认为,中国从来就不缺乏有爱心的民间企业家,但客观地说,中国企业家捐赠受到政策较大的束缚。

  王石说,首先在2000年以前,受体制影响,政府并不提倡企业参与过多的公益活动,表现在政策上也没有任何有益的支持,这种缺乏支持的状况从某种意义上讲仍没改观。

  中国慈善并非为减税

  相比美国等西方国家,企业参与捐赠公益事业,享有当然的税收减免,而在中国这种情况仅局限于对民政部及相关部门,没有配套的政策规定非官方的环保组织,富人向非官方组织捐赠的收入可以免除税收。

  因此,王石认为,考虑富人捐赠热情的问题,不能纯粹从人性角度,过于表面化地去看待这个问题,更应该从大环境来看。“我相信,只能政府支持,企业家一定会积极响应(慈善事业)。”王石说。

  那么,在短期内没有政策支持的情况下呢,富人在得不到免税支持的情况下,局面又会如何呢?王石对记者表示,我相信中国企业家捐赠慈善并非因为存在原罪,他们都是发自内心为公益,并非外界讹传的什么良心发现。

  “中国的慈善事业近几年飞速发展,并非建立在税收等功利政策的出台基础上。”王石说,“这说明,即便没有国家出台对民间环保组织的富人捐赠额的个税减免政策支持,中国民营企业家仍然会继续做好慈善事业,富人捐赠吝啬观显然毫无根据。”柳建云

 【评论】【 】【打印】【收藏】【关闭
搜索
SEE推荐
p
2006年度理事大会特别报道
p
生态保护项目标牌
p
亲如一家人


版权所有 : 阿拉善SEE生态基金 2004
COPYRIGHT ©2004 SEE F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