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动态> 每期通讯


协会动态
新闻通稿
每期《通讯》
第10期
第9期
第8期
第7期
第6期
第5期
第4期
第3期
第2期
第1期
 
召素套勒盖对我说--志愿者 李彬

http://www.sina.com.cn 2005/01/14 12:59  阿拉善SEE生态协会

  召素套勒盖对我说--志愿者 李彬

  我叫李彬,是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做能源模型方面的工作。2004年9月,我有幸作为阿拉善SEE生态协会的志愿者来到内蒙古阿拉善盟阿左旗,参与协会在召素套勒盖嘎查的能源替代和天然梭梭林保护项目。近两个月的生活,使我对这片土地,这里的牧人和社区项目的运行和发展有了深入了解和认识。

  我以前曾有过类似的项目经历,并不以为社区发展有多重要,以为按照经典的理论大刀阔斧的推行一系列的改革就可以实现项目所要完成的一系列目标,社区发展只是辅助。而这次,却让我对这点有了根本的转变,即体会到了人在这一切中的作用,或者说人的思想转变在这一切中的作用。

  召素套勒盖嘎查是一个蒙汉聚集,以牧业和农业为主的嘎查。嘎查里65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分布着47户人家。开始到嘎查,我并没有想和嘎查里的人成为朋友,我以为正是他们不知节制的对利润追求而在草原上过度放牧导致草原生态的恶化,给大家带来灾难。项目工作人员把我介绍给嘎查长周革命的时候,他很冷漠而且并不认为我可以在这地方呆下去,我也不在乎!可开始两天走下来,我发现自己除了听到很客套的一些话而外一无所获。我不知道怎么办,但是当有一天在我鼓足勇气一下吃掉他家里四大碗面条时,我突然感觉我们的关系深了许多,就这么简单,我们成了朋友!于是我开始知道了很多关于嘎查的事,他们告诉我关于嘎查的各个人的情况:“嘎查平均每户有6000多亩草场,最多的每户可以有20000多亩草场,12多万亩的梭梭林就分布在这些草场上,每家人只在自己的草场上放牧,可是面积太大了,一家一户的单独保护几乎就是空谈。”我感到了人的重要性。

  而在我认识蒙古族人额日登乌拉(巴利)后,我有了更深的认识。其实,蒙古人千百年流传下来游牧文化实际上就是对这片草地最好的保护,他们会不断寻找新的草场而让旧的草场休养生息;他们不会无节制的去发展自己的牧群;他们会知道放养骆驼对保护梭梭、制止鼠害的重要性,而这一点远不是我们“专家”所考虑单纯的的围封能做到的;他们深爱着这片腾格里赐予他们赖以生存的草场,他们会很巧妙的利用大自然的生态关系去保护它!不是他们,而是来自汉族那些传统的小农文化才是草原最大的破坏,他们会垦荒种田,会要求定居种树,他们也会放牧,但不把一块草地吃光誓不罢休!而且不幸的是,这种汉族农区的文化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蒙古人!

  但他们有错吗?所有的人在追求利润的时候也常常不会把社会成本放在自己的考虑范围之内,他们就凭什么这样做,他们只是最普通最平凡的人,他们只想过幸福的生活。其实一个很简单的道理是经济利益只能用经济利益去制约!这一切需要的只是人的思想的转变,社区的发展或者说村民自治管理委员会的发展正是可以解决这问题,他们以民主的方式选举出来而可以代表这个嘎查最根本的利益去行事;他们就是这个嘎查里的人,天然的优势使他们可以了解任何人行事的目的,而去规范任何有损嘎查利益的行为。他们会作出切实的有惩罚力的制度安排,他们很聪明。当然,他们同样会短视,可是这正是我们阿拉善SEE协会所要做的,我们不但提供物质上的帮助,更多的是精神上的。这一点,在村民管理委员会贵州培训之后有了很有力的体现。

  两个月的时间并不长,临行前的前一天晚上,在巴利田边的小土屋里,吃完两大碗娜仁做的揪面片,盘腿坐在土炕上,巴利的妈妈唱起了蒙古长调《黑骏马》,昏黄的蜡烛,旷远悠长的蒙古长调一下子就刺入了我的心田,闭上眼,泪水直往心里流。几天前,当知道我要走的消息时,巴利送给我一把蒙古刀!真的已经是兄弟了,不忍心走啊!梭梭林,乌兰布和沙漠,召素套勒盖嘎查……我知道,自己这辈子不会忘记阿拉善了!我真的很爱他们!

  临行前的那天早晨,奶奶双手捧着小银碗,斟满了酒,满含期待的端给我,那眼神,我是一辈子绝对忘不了的。我不知道如何去表达我的感情,我只知道端起酒就喝,我真的想把一切的一切都喝进心里!

 【评论】【 】【打印】【收藏】【关闭
搜索
SEE推荐
p
胡德平看村规民约
p
杨平发表讲话


版权所有 : 阿拉善SEE生态基金 2004
COPYRIGHT ©2004 SEE F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