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鹏:迈进规范化的一年—SEE 2008年度工作总结(2) |
http://www.sina.com.cn 2008/10/31 18:04 |
4、部门和人力资源调整:
(1)根据业务调整的需要,进行了部门和人事的调整,将SEE业务部门分为阿拉善项目办公室、NGO合作部及企业合作部。阿拉善项目办负责阿拉善环保项目,任务是“巩固基础”。NGO合作部与企业合作部的任务是“拓展两翼”,NGO合作部负责SEE生态奖及与之相关的资助和培训,企业合作部负责会员活动,目标是促进会员企业环保公益参与。同时,增加了监测评估部,加强对各部门工作的监测与评估,完善内控制度。
(2)新增人员6人,调整4人工作职务,现有工作人员24人。其中新增加有国际机构工作经验2人、海外教育背景2人。根据西门子内审提出的管理问题,对阿拉善项目办和北京办公室全体人员分别进行了管理培训。
三、阿拉善地区项目:
根据温铁军教授的评估报告、BSR年报的总结,SEE四年来,在阿拉善地区从事以社区为中心的环保项目,工作认真,在三个方面取得了成绩:
(1)社区农牧民围绕项目组织了起来,成为SEE项目实施的重要基础。
(2)SEE得到了地方政府的认可与支持。
(3)使SEE有了一些环保项目的基础。
但同时有六个方面的缺点:
(1)生态意识不强,项目往往是以社区发展项目为主,一些项目与生态目标的关系不紧密。
(2)以社区农牧民为主体的项目操作,资金使用量有限,与协会的资源不匹配。四年来平均预算执行比例仅为30%左右。
(3)与科研机构的合作太少,科研资助与工作的联系不紧,项目实施缺少足够的科研支撑。
(4)与政府的合作不充分,工作经验不能转化为政府的政策和规定。
(5)国际环保专业组织的合作不够,缺少专业机构的指导。
(6)项目设计中会员企业参与空间狭窄,不能调会员参与积极性及资源进入。
基于以上判断,2008年SEE在阿拉善地区的主要策略是:
(1)梳理总结、加强原有项目的生态性、探索未来项目新模式:通过项目评估、管理审计等对原有社区项目加强了生态指标的要求和监测,同时与合作伙伴一起探索新的项目模式。将原有的以社区为核心的项目模式,向以生态目标为核心、以科研为基础、采用社区、立法影响、外来资源介入等手段的新的项目模式进行调整。
(2)扩大合作,引入外部资源: 2008年已开展合作或达成意向合作——
l阿拉善盟地方政府、盟环保局、盟林业科学研究所
l甘肃省治沙研究所
l中国人民大学 温铁军(研究组)
l国际合作:
欧盟(EU)
瑞尔保护协会(RARE)
国际小母牛(HEIFER)
大自然保护协会(TNC)
(3)加强科研基础工作:与相关中文大学、阿拉善盟环保局合作开展了卫星遥感环境动态监测项目,对阿拉善地区50年的生态、植被变化进行汇总研究。与阿拉善盟林业科学研究所、甘肃省治沙研究所合作启动了对阿拉善地区200万亩梭梭林的科研工作,为2009年启动新的生态保护项目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每两年一次的SEE生态奖是国内民间环保公益组织最大最有影响力的一个奖项,是SEE具有社会影响力的一个重要项目。SEE生态奖扩大了SEE的社会影响力,也使SEE与国内数百家民间环保组织建立了紧密联系。
执行理事会认可的麦肯锡建议中将资助环保公益组织视为未来几年应拓展的一个方向,2008年3月18日的执行理事会决定,加大对外资助金额并建立系统的资助管理制度。按照执行理事会决定,本着对捐赠会员负责、小心谨慎、积累经验,逐步展开的原则,SEE做了以下方面的工作。
1、完成了生态奖受奖机构的调研工作。从调研中我们认识到,国内几千家环保NGO处于初创阶段,资金不足,能力弱小,SEE颁发的生态奖,能给予受奖机构社会的承认和部分的资金支持,但不能从深层次上帮助受奖机构实现可持续发展。民间环保公益组织同时需要资金和培训支持,SEE利用自己组织资源的优势,可以通过项目资助和培训的方式,对环保公益组织的成长起到自己独特的历史作用。
2、组织了资助专家委员会,由SEE理事刘小钢担任专家召集人,为SEE资助工作提供专家咨询。
3、2008年6月启动了“SEE资助基金”项目,初步建立了资助的标准、审核流程等制度。
4、项目进展:截止到2008年8月31日已收到38环保项目的资助申请,已有7家机构的项目经过了评审程序,资助金额计划45万元。
5、组织了生态奖受奖机构及资助申请机构的环保案例交流会。
经过近一年的实践,SEE在资助和培训组织上积累了一定经验,正在探索更为成熟的管理制度。
五、会员活动与企业环保参与
SEE从成立以来,先后围绕会员开展了一些论坛性活动。但这些论坛性活动的内容主要是人文和理论讲座。通过分析总结过去会员活动,我们认为应将会员活动集中到公益环保领域中来,为企业家、企业提供公益环保参与的平台。SEE按照这个方向做了以下工作。
1、组织了两次片区会员交流会。2008年2月北京片区会员活动,2008年8月组织了华南片区会员活动。
2、2008年3月18日,与气候国际共同组织了“低碳经济与中国企业”论坛,150位企业家出席,布莱尔到场演讲。
3、2008年5月23-24日,组织了会员企业公关人员的公益营销培训。
4、2008年6月9日-19日,组织了15位企业家会员赴美考察学习公益组织的管理,先后考察了15家美国公益机构。
5、环保包企业认领项目5个,累计金额约为11万元。
上述会员活动,都以环保公益为主线,目的是提高企业会员的环保公益意识和参与。今后的会员活动,是推进会员企业在国际舞台上的环保公益交流与合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