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环保宣教的网络建设 |
http://www.sina.com.cn 2005/03/22 20:02 |
推荐人信息
0.项目推荐人姓名:
申请人信息
1.项目负责人姓名:庄萍
工作单位(或学校、社团)名称:中山大学
2.联系人姓名:庄萍
联系人地址:广州市新港西路135号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联系人邮政编码:510275
联系人电子邮件地址:pingzhuang@126.com
申请/推荐项目说明
3.领域(单选):
√环境教育与提高公众环境意识
4.申请/推荐主体(单选):
√个人
5.项目名称:
民间环保宣教的网络建设
6.项目综述:
中国环境生态网是环境科学与生态学的网上家园,域名为www.eedu.org.cn。利用网站的优势,传播环境科学基础知识及环境保护法规,收集整理和发表环境科学相关学科的纵深知识;组织开展地区性的环保实践活动,如太湖的水处理探讨,南方重金属超富集植物的研究等等。另外,计划建设绿色新闻网和组建网上民间绿色志愿者组织,集合青年学生加大力度宣传环保,推动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
7.项目地点:
广东省广州市
8.项目开始的时间:
2004 年4月22 日
9.项目完成或预计完成的时间:
2007年4月22日
10.项目目标:
中国环境生态网在原有网站建设的基础上,计划建设绿色新闻网,突出宣传教育,引导公众参与,力求务实进取,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利用网络优势,集合支持环保的网友的力量,计划建立网上民间绿色志愿者组织,以发挥青年学生在环保宣传中的主力军作用,把网上的专题讨论与实践应用想结合,促进污染防治,推动环保事业的发展。
11.目前已经取得的项目效果:
在过去一年里,完成了主站的总体建设,科学合理地开设栏目,注重网站的美工;开辟专业学术论坛,在绿韵论坛成功地举办了第一期专题讨论:净化富营养化水体的植物的选择及应用;创建绿韵博客网,并协助GREENSOS建设绿色记者网站等。到目前为止,中国环境生态网的会员总人数(包括绿韵论坛和绿韵博客)已超过两万人,很多网友表示通过我们网站获取到有用的信息。
12.开展项目的动力是什么?
为网友提供一个了解环境科学知识的窗口,为环保工作者提供一个技术交流和人才交流的平台及自我展示的舞台。
13.简要描述项目的成功之处?
中国环境生态网在同类网站中具有较高的影响力,特别是高校绿色环保组织对本站的评价很高。本网站已被Google和百度等搜索引擎收录。2004年本站荣获“丰原•阿罗哈杯”首届全国环保主题网站设计大赛优秀奖;2004年6月份,联合网易社区绿色论坛成功举办了“环保征文”活动, 受到广大网友的热情支持和积极参与,涌现出《活着不容易》、《寻找飞翔的感觉》、《可可西里调查——愿悲剧不再发生》等一批优秀的作品。2004年12月15日的《中国环境报》报道了中国环境生态网,相关新闻链接为:www.cenews.com.cn/news/2004-12-15/41342.php。
14.介绍项目团队
中国环境生态网除了拥有一大批忠诚的环保支持者以外,还有一批从事环境科学及生态学研究的专业人士(包括在读研究生、环保企业的实干家以及环保政府部门的干部),如中山大学在读博士研究生,上海交通大学在读研究生,华中农业大学在读研究生的,以及来自中国科学院南京湖泊研究所的会员等等,还有一些从事环保工程设计和实施的第一线网友。
15.项目资金来源及额度
中国环境生态网的网站空间租用费、域名的费用及上网费,至今投入资金两万多元,均由个人承担。随着网站的发展及规模的拓展,个人的力量远远不够。
16.请依据评审的三个原则,对项目进行详细说明:
① 实效性
中国环境生态网为网友提供一个了解环境科学知识的窗口,提供一个技术交流和人才交流的平台。很多网友通过本站获取到有用的信息;通过环保宣传,提高了公众的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引导公众迸发出高度的责任感,并积极地投身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行动中。
② 献身与投入
个人承担了网站的空间和域名的全部费用,投入资金两万多元。为了维护和完善网站,站长的大部分业余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网站的建设中。
③ 可持续性
通过网络传播进行环境科学知识的宣教,是环保宣传又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已得到广大网友的认同与肯定;通过网络提供技术交流和人才交流的平台,有利于指导实践应用。随着网站建设的完善和规模的不断扩大,中国环境生态网的影响力将不断扩大,更有利于组织更多的网友参与到环境保护这一伟大的事业中来。
项目申请/推荐人声明:
本人详细、充分了解并完全同意活动的规则,并保证以上所申报的资料完全属实,符合申报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