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福建连城客家文化和民俗文化研究与开发(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03/21 13:52 



俯览培田古村落



冠豸幽情



国家级世界A级自然保护区-梅花山

  申 请 人 信 息

  1、项目负责人姓名:罗炳洲

  工作单位(或学校、社团)名称:连城县冠豸山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

  2、联系人姓名:江道庆

  联系人地址:莲峰镇豸峰街44号

  联系人邮政编码:366200

  联系人电子邮件地址:guanzhaifeng@163.com

  申请/推荐项目说明

  3、领域(单选):

  本土文化多样性研究与保护

  4、申请/推荐主体(单选):

  机构,名称:连城县冠豸山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

  5、项目名称:连城客家文化和民俗文化研究与开发

  6、项目综述:

  连城县简称“莲”,位于福建省西部,南宋绍兴三年(公元1133年)置县,总面积2596平方公里,辖7镇11乡,总人口33万。连城是著名的革命老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属中央苏区21个县份之一;连城是特色农产品的生产基地,红心地瓜干、连城白鸭、福建黄兔等特产久负盛名,被评为“中国红心地瓜干之乡”和“中国连城白鸭(白鹜鸭)之乡”;连城是新兴的区域性交通枢纽,以民用航空、铁路运输、高速公路为代表的立体交通网络格局即将构建。同时,连城是自然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的旅游胜地,旅游资源极为丰富,有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区冠豸山,有誉为“北回归荒漠带上翡翠”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梅花山,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清时期中国四大雕版印刷基地唯一幸存的四堡雕版印刷基地,有誉为“民间故宫”、“辉煌客家庄园”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培田古村落,以及红四军新泉整训旧址群等一大批精品景区景点,“绿色”、“古色”、“红色”相得益彰。这其中,连城是客家祖地之一,客家文化渊远流传、底蕴深厚,是闽粤赣边客家文化的集中代表,也是连城旅游文化的精髓所在。特别是客家方言独树一帜,全县33万人,就有35种方言,客家美食享誉八方,游大龙、走古事、游大粽、游花灯、烧炮等古中原客家民俗活动异彩纷呈,吸引了众多专家、学者和游客来莲进行学术研究和体验观光。丰富而又颇具特色的旅游资源构成了“神奇的山水、神秘的文化、神圣的土地”等系列旅游产品,成为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第一亮点、第一潜力。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扶持对重要文化遗产和优秀民间艺术的保护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法(草案)》已经列入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立法计划,这些都表明党和政府越来越重视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与挖掘开发工作。为保护和弘扬客家文化和民俗文化,倡导积极向上、健康娱悦的客家精神,激发客家文化和民俗文化中蕴藏着的巨大能量和不可估量的精神意义和文化价值。连城县委、县政府于1999年在全省率先提出实施“旅游兴县”战略,在充分发挥旅游资源丰富、品位高、种类多的优势,积极变资源优势为旅游经济优势,大规模规划建设以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旅游区为主要旅游产品的基础上,非常重视保护与挖掘开发以神奇的山水、神秘的文化、神圣的土地为主体的客家文化和民俗文化建设工作。有力地促进了连城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连城经济走上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快速发展之路。通过多年的努力,以旅游“六要素”为主导的的旅游产业得到长足发展,成为引领我县第三产业发展和闽西旅游产业发展的“龙头”,旅游经济对县域经济和财政增收的贡献率逐年提高,每年上缴地方税收达到1800多万元,仅解决下岗职工再就业岗位就达2万多个。从1999年开始至2004年全县接待旅游人数平均每年增长26%,全县旅游总收入平均每年增长23%。2004年,连城县委提出了构建生态型休闲度假旅游区的新定位,县委、县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快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的决定》,确定了连城旅游发展的新目标:福建省旅游强县、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中国优秀旅游县、闽、粤、赣边旅游中心城市、东南亚知名客家旅游区。在发展的格局上,提出以冠豸山为中心,以九龙湖、梅花山自然保护区、培田古民居、四堡雕版印刷基地、姑田客家公王第一庙、赖源溶洞为侧翼,以新泉美食 之乡、红色革命之乡、罗坊云龙桥、中华山性海寺、朋口王合 瑚庙、庙前芷溪祖屋等为依托,以连城城区为基础,形成以点带面、协调发展的“大冠豸、大旅游、大产业”格局。近几年,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温家宝、贾庆林、曾庆红、吴官正、李长春、吴仪、布赫等视察连城时,对连城运用旅游和文化优势,实施“旅游兴县”发展战略,发展旅游经济,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工作表示肯定。

  7、项目地点:

  福建省连城县

  8、项目开始的时间:

  1999年6月10日

  9、项目完成或预计完成的时间:

  2004年12月30日

  10、项目目标:

  发展客家文化和民俗文化,要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指导下,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紧密结合,与贯彻发展先进文化要求,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化建设紧密相结合,与不断推进文化体制和机制创新紧密相结合,与推动国民经济发展,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紧密结合。努力探索把握客家文化发展的内在规律,总结推广客家文化发展的成功经验,把客家文化和客家民俗当作文化产业来抓,从实际出发,走出一条连城特色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道路。

  形成一批实力雄厚、竞争力强的文化企业和有影响的文化品牌,建立一定规模的现代化文化产品生产、服务和销售网络,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明显增强,在国内外市场上占有一定份额。使客家文化产业成为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和新的增长点。以提高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水平和增强全县文化产业整体实力为出发点,以文化企业为主体,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科技进步为手段,以政策法规为保障,调整产业布局,优化产业结构和资源配置,形成多渠道文化投资,国有文化企业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

  深入挖掘、整合、弘扬客家文化、红土地文化,繁荣现代文学艺术,把连城特色文化作为一个重要的旅游资源来挖掘和开发,全面融入旅游产业,丰富旅游内涵,提升旅游品位。不断完善冠豸山旅游文化体系。挖掘整理和包装推介具有连城特色的豸神文化、山水文化、生命文化、生态文化、民俗文化、红色文化、书院文化、宗教文化、史迹文化、体育文化和美食文化等,使之成为冠豸山旅游的主体文化,消化吸收古代和现代文明成果,创造独具鲜明特色的“冠豸”文化体系。

  11、目前已经取得的项目效果:

  (1)明确了发展客家文化和民俗文化的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我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按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以人为本,以发展为主题,以优化文化资源配置和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为动力,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增强活力,壮大实力,提高竞争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更快更好地发展,不断丰富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提高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促进我县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为构建生态型休闲度假旅游区提供思想保证和智力支持。

  (2)确定做大文化品牌作为提升旅游经济的重中之重,把开发县域特色文化摆在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的重中之重,促进连城特色文化向现实生产力转变,努力提高连城旅游产业素质,增强市场生存能力和竞争力。以冠豸山文学院为依托,成立冠豸山文化发展研究会,不断丰富完善冠豸山旅游文化体系。立足连城特色,大力弘扬客家文化和红土地文化,确立客家文化和红土地文化在县域中的文化主体地位。依托各类特色精品景点,注重挖掘客家文化和红土地文化的精髓,赋予景区以丰富的文化内涵,增加景区灵气,实现精品景点与特色文化完美结合。重点打好以“豸神”文化、“生命”文化和书院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冠豸”牌,确立冠豸山为“客家神山”的文化定位;打好以培田“九厅十八井”和敬祖睦族为一体的古村落建筑文化为主要内涵的客家民居牌,使培田古村落成为客家群体中与福建土楼相媲美的优秀古建筑,真正成为全国古建筑的“极品”;打好以明清时期四大雕版印刷基地唯一幸存的四堡雕版牌,把四堡建成全国知名的古雕版印刷文化旅游区;打好以“新泉整训”旧址、中国工农妇女夜校和古田会议发源地等为主体的红色文化牌,全面融入闽西客家文化红色旅游区建设。

  (3)促进旅游开发与客家文化的保护经营工作同步发展,使连城县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体育文化品牌。通过举办国际悬崖跳水大赛、全国高空滑翔跳伞比赛、七匹狼记者攀岩比赛、全国“石化杯”职工健身挑战赛、全国少儿游泳锦标赛、361度极限挑战赛等大型体育赛,使连城被国家体育总局命名为“全国最佳赛区”、“全国武术之乡”、“优秀赛区”品牌,被确定为福建省武术后备人才训练基地。成为福建省登山攀岩、滑翔跳伞、公开水域游泳、悬崖跳水等四大运动训练基地等。连城籍乒乓球运动员罗福群多次获得国际和全国残疾人运动员乒乓球女子单打的冠军。

  大力倡导“游冠豸名山,品客家美食”,形成旅游与美食文化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客家美食品牌。在城区建设了“客家美食城”、“客家小吃一条街”等,在交通便利的重要乡镇建设了“美食之乡”和专供游客餐饮的场所;树立了以“白鸭宴”、“地瓜宴”、“豆腐宴”为特点,以“涮九品”、“一盘九脆”、“溪鱼焖豆腐”等为名菜的客家特色菜肴和家宴菜谱;推荐一批客家厨师参加全国各种厨师节比赛等,多名厨师和客家名菜获得了国家名厨与国家名菜的荣誉;涌现了一批国家级、省级名厨、名菜、名店。连城县被授予“福建省客家美食名城”的荣誉称号。经常组织力量到国内主要客源市场进行旅游推介,向当地各界人士表演展示客家美食文化,使客家美食在国内外的影响日益扩大。

  连城拥有全国和省、市、县级文化和文物保护品牌。有1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四堡古书访建筑群、培田民居等1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个省级历史文化名乡——四堡乡、2个省级历史文化名村——培田村和芷溪村。馆藏文物495件(其中一级文物5件,二级文物29件,三级文物49件)。

  连城文化产业初县规模。近年来初步建成了以文体娱乐、新闻出版、报纸期刊等为重点的产业群体,初步形成了《冠豸山下》、《客家文学》、《冠豸风》等一批优势品牌。

  文化事业具有一定基础。全县有文化馆、图书馆、革命纪念馆、18个乡(镇)文化服务中心、少体校、木偶剧团、冠豸山艺术团、冠豸山文学院、冠豸山书画院等文体机构,不少文艺作品在全市、全省、全国获大奖,具有一定影响,许多文化人才享有较高知名度。连城被中国作协授予“中国作协闽西创作基地”。被福建省作协授予“冠豸山文学创作基地”等。冠豸山、培田古村落和四堡雕版印刷基地景区被清华大学、同济大学、深圳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集美大学、闽西大学等院校作为教学实习基地。连城木偶书法获得了吉尼斯世界纪录。连城文学曾以“出版专著之多,作家队伍之众”被誉为“连城文学现象”。

  宣传文化和旅游商品已具有坚实基础。开发和形成了以下比较有特色的旅游商品系列:以地瓜干、白骛鸭、竹笋、慈姑、粉条为主的农产品系列;以根雕、瓷器、宣纸、竹木滕制品为主的工艺品系列;以“豸”和景区图案雕刻、冠豸山纪念卡、纪念章、葡萄酒、画册、光盘、挂历、贺卡、明信片、旅游图等为主要的旅游纪念品系列。较好地满足了游客的求知和购物需求。连城还大力挖掘和开发连城旅游文化,加大对外宣传力度,利用“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邀请国内外作家、记者、摄影师、画家、书法家等艺术家到连城采风,体验生活,创作文艺作品,至今已有国内外40多家电视台、电影制电厂到冠豸山拍摄风光片,拍摄《西部风情》、《英雄无语》、《死命令》等影视片;今后,还将以四堡雕版印刷基地、培田古村落为背景拍摄电视连续剧《雕版》。

  新建了客家方志馆,将以此为依托建立客家民俗文化园区,集中展示客家文化和民俗。拟通过技术改良等方式,把游大龙、走古事、游花灯等乡村民俗活动引进客家民俗文化园区,作为旅游产品和游客参与项目对外推广,既增加游客的旅游内容和参与性、娱乐性,又保护和发展了客家文化。以冠豸山文学院、书画院、艺术团、合唱团、夕阳红表演队及中国作协、福建省作协冠豸山文学创作基地为依托,出版了《冠豸文化丛书》、《培田—辉煌的客家庄园》、《八百年村落—培田纪行》、《中国冠豸山书画集》、《激情连城》、《雕版》、《连城风物》、《冠豸风景线》等书籍,积极创办《客家文学》、《冠豸山下》、《冠豸风》等文学报刊,进一步挖掘客家文化内涵,扩大连城知名度和旅游竞争力、文化的影响力。

  12、开展项目的动力是什么?

  (1)客家人是闽西地区主要聚居人种,客家人在这里传承着汉民族独特的精神、文化和习俗。闽西龙岩市是一个以客家人聚居为主的地区,辖区内七个县、市、区,除新罗区和漳平市是以闽南人习俗为多之外,其它五个县都属客家人,龙岩市280多万人中,客家人占近80%。客家人是从1000多年前由河南等中原地区几次迁徙而来,千百年来,龙岩客家人传承了崇敬文武、敬祖孝长、耕耘致富、自强不息、坚韧不拔、敢于拼博、敢于胜利的客家精神,传承着蕴藏民众巨大能量,拥有不可估量精神意义和文化价值的客家“三神”文化(神奇的山水文化、神秘的客家文化和神圣的红色革命文化),在闽西大地繁衍生息,耕耘家园,从事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事业建设,促进社会的进步发展和客家人的兴旺发达。客家人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部分已闻名海内外,有人说,世界上哪里有国家和地区,哪里就有华人,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客家人。据测算全中国现有客家人3000多万人,全世界拥有客家人和祖籍为客家人的1.3亿多人。

  (2)在闽西大地最富有客家精神和文化代表的又属连城。因为,连城县拥有神奇的山水旅游资源:范围123平方公里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区——冠豸山;有“北回归荒漠带上翡翠”之称的国家级、世界A级自然保护区——梅花山;有被称为“民间故宫”、“客家文化博物村”的培田古村落;有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明清时期中国四大雕版印刷基地唯一幸存的四堡雕版印刷基地;有被誉为“中国红军古田会议决议起草地、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所妇女夜校的新泉红色革命旧址”,现已列入中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有佛教圣地中华山性海寺;还有建于明清时期的永隆桥、云龙桥、客家公王第一庙等丰富旅游资源。俗话说:没有文化的旅游景区是没有生命力的。连城在发展旅游经济的同时,非常重视保护和挖掘旅游文化,如对冠豸山旅游区进行“正义之山”、“生命之山”等特色文化的挖掘和宣传工作,冠豸山以其山形似獬豸冠而得称。古称豸似羊而独角,能辨是非曲直,遇恶人而触之,故称为公正豸。山中有景似包公像,又称“青天大老爷”,冠豸山被誉为公正之山,赋以正义之山的文化。冠豸山还以大自然恩赐的“生命之根”和“生命之门”等景观,体现“阳刚天下第一,阴柔举世无双”的魅力,赋以“天人合一,客家神山”的生命文化。此外,还有宗祠寺庙文化。

  培田古村落是以文化为特色的旅游景区,不仅有丰富的建筑文化——30幢高堂华屋、21座宗祠、6处书院、2道牌坊、4座庵庙道观、一条千米古街及精湛的建筑装修、牌匾文化;而且包含着客家的历史文化——客家人迁徒定居培田后六百余年来30代的繁衍及其耕读商全面发展的历史;系统的宗族文化——吴氏历代完整的族谱及其家训、家法与族规;淳朴的民俗文化——传统形态遗存至今的婚丧嫁娶、节庆祭祀等习俗,木偶、根雕、剪纸等民间艺术;古今的名人文化——历史人物的裴应章、纪晓岚等的笔墨及近代人物朱德、罗炳辉等的指挥所、住址与传说;革命的红色文化——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文物、壁画、标语等。这种多样的文化类型聚集于培田古村落是其他许多传统村落所无法比拟的。

  培田的文化不仅类型多,而且品位高,这一方面体现于其建筑文化中——“九厅十八井”民居建筑尊卑有序的严谨布局,门楼、照壁、院落、铺地的“吉祥”构思、屋脊、梁枋、扇、漏窗的精美装饰等;另一方面体现于培田村落众多的诗词、散文、楹联、匾额中——名人的墨宝,高雅的格调,深邃的内涵,精湛的雕琢。

  培田还有许多独特的文化风貌,例如:专对妇女进行素质培训且“可谈风月”的“容膝居”,以交流技艺为主,传授泥、木、雕、塑、剪技艺的“修竹楼”,上祀文圣孔子、下祀武圣关羽的“文武庙”,国共两党对立标语同时并存、保留至今的文化遗迹等。这些,在其他地方皆不多见。

  培田古村落具有类型多、品位高、风貌独特的优点,被专家学者称为“客家文化博物村”。

  四堡古雕版印刷基地起源于宋,发展于明,鼎盛于清,是明清时期中国四大雕版印刷基地之一。据查,仅经营书籍发行的书商就达600余人,营销足迹遍步于全国13个省150多个县市,中国南方的印书业几乎为四堡所垄断,“垄断江南,行销全国,远播海外”便是当时四堡印刷业的历史写照。许多专家学者参观考察四堡后认为:四堡雕版印刷业为传播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尤其是保存的大批珍贵的历史文物之完好,在全省和全国都是绝无仅有的。1999年四堡被福建省政府评定为首批“历史文化之乡”,2002年,四堡古书坊建筑群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说明四堡雕版印刷基地遗址是不可多得,不能再生的珍贵历史文化遗产,其文化价值,史料价值,新闻价值和旅游价值是多种并存的。2004年11月,全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化协会主席冯骥才先生参观考察了四堡雕版印刷基地后,肯定了县委、县政府及旅游部门对雕版印刷基地的保护和旅游开发工作。并通过《光明日报》等媒体发表题为《谁救四堡》的文章,呼吁各级党组织、政府和有关部门都来关心保护雕版印刷业这全国仅存的遗址、遗道和古书坊。

  (3)连城的客家民俗民风以其内容多、大器和精致而闻名海内外。连城的民俗文化是闽西客家人的代表 。民俗民风民情多,有游大龙、走古事、游花灯、烧炮、犁春牛、游大粽、祭公太等20几项内容。规模大器,如姑田的游大龙,由100-200多板长4米,大1米,由人举至2米高,组成500-1000多米的长龙,在元霄节期间由成千上万的男青年举着巨龙在十几里长的乡间小路、村镇居民聚集区街道上游戈着,巨龙上的彩灯和宣传计生等国策的标语及祈求平安、五谷丰登的祝福语醒目耀眼。巨龙所到之处,家家燃放鞭炮、点燃松光,游龙者、观看者溶为一体,浩浩荡荡,人声鼎沸,神铳鞭炮响声不断,火光成龙,场面甚为热闹壮观,体现团结奋斗的客家精神。故此被誉为“天下第一龙”。罗坊走古事被称为“山村狂欢节”。走古事是当地村民为了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而开展的一项活动。以村民房族为单元,每年设置7个古事棚,每个棚内有两名男童装扮成文臣武尉,正月14这天在三大祖师菩萨轿、万民宝伞、彩旗、十番鼓乐队、神铳的引领和烘托下,由穿着红衫,打着红绑腿的66名男青年轮流抬着,先后在旱地和淹脐的河中竞赛奔走,场面激情热闹,虽然天寒河水冰冷,河石苔滑,不时有人跌没水中浑身湿透,但众人仍然群情激昂,水花飞溅,观者欢呼雀跃,直至赛出名次。跑在前者,则大吉大利,家族兴旺。显现了不畏艰难,敢于拼搏,敢于胜利的客家精神。连城民俗活动原汁原味,保持了客家人健康向上,娱乐游情的风貌,被誉为“中原古文化的活化石”。连城县委、县政府顺应民意,连续举办了五届的中国冠豸山民俗文化节,在资金、人员、安全工作、活动组织等方面予以大力支持,促进了民俗文化的健康发展。连城丰富独特的旅游产品和资源,通过全县各级党政和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带动了第三产业和县域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客家文化的保护和挖掘工作。而多姿多彩的客家文化和民俗文化,又为旅游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精神食粮,丰富了旅游的娱乐性、观赏性和参与性,进一步吸引了游客来莲旅游的兴趣。等等这些都是连城实施客家文化保护和研究项目的动力所在。

  13、简要描述项目的成功之处?

  通过连续几年实施客家文化和民俗文化的保护研究工作,主要取得以下成效:

  1、做大了文化品牌,提升了旅游品位,增强了连城特色旅游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2、树立了客家文化的产业意识,客家文化和民俗文化得到很好的保护和挖掘。

  3、客家文化的发展繁荣,促进了连城社会经济的发展。

  通过举办客家民俗文化节、旅游文化节、客家美食节和城乡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吸引了国内外游客,从而出现了来莲旅游的客人多了,考察洽谈项目的多了,投资兴办实业的多了,交通顺畅了,信息、物资流通快捷了等喜人现象。近几年,由于旅游经济与客家文化的有益结合和相互促进,带动了连城有史以来大项目的实施和完成。冠豸山机场投资项目的开工建设,并于2004年4月通航;龙岩——赣州铁路冠豸山站建成,并将于2005年4月通车试运行;龙岩——长汀高速公路途经连城设立出口处等,大大改善了连城的交通条件,“铁、公、机”立体交通网的形成,拉近了连城与沿海,与国内外的交流距离,成为了闽西的次中心城市和闽粤赣边旅游中心城市。特别是冠豸山经营权转让项目的实现,将加快连城旅经济的建设步伐,促进客家文化的保护和挖掘整合。城区和景区旅游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旅游咨询服务网络日益完善,建设并开通了冠豸山旅游网站,在城区、景区、星级宾馆、旅行社等游客集散地设立了4个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开通了旅游咨询和投诉电话,建立了“110”旅游咨询服务的联动运作机制。全面推动了旅游标准化工作。按照国家标准,在各景区景点、星级宾馆、娱乐购物等场所设置了引导、指示、警示等公共信息图形符号,公布了旅游咨询、投诉电话;在石门湖和九龙湖航道上,设置了标准航标和警示牌;在旅游公路和城区主干道、主路口设置了中英文对照的旅游交通指示牌、交通导示牌、旅游VI导入牌、安全警示牌。旅游住、吃、行、游、购、娱设施基本满足需求。全县旅游宾馆和家庭旅馆发展到54家,床位3000余张;拥有1家出租车公司,1家旅游车队,的士30辆,豪华旅游车5辆,公交车33辆。城区及景区已有歌舞厅、卡拉OK厅、大小休闲茶馆和休闲吧20多家,桑拿3家,迪吧2家、游泳池2家和攀岩、滑翔、飞机跳伞、悬崖跳水、皮划艇、公开水域游泳基地。旅游购物点遍布各景区和宾馆,全县拥有旅游购物店面135家。旅游厕所有较大改善。按照国家标准,景区共建旅游公厕11座,城区新建改建旅游公厕5座。

  14、介绍项目团队

  连城县冠豸山风景区管委会是副处级事业单位。与县旅游事业局合署办公。作为龙岩市政府派出机构,代表县政府管理经营风景区和旅游资源。

  2、我委机关和景区工作人员共185人,其中行政事业编制干部职工55人,从事旅游文化宣传,文化项目策划文艺表演26人。其他人员为聘用制和企业职工。下属文化单位有冠豸山艺术团、冠豸山文学院。

  3、我委经县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批准事业法人单位,证号为135082500290号,申请法人单位注册开办资金2102.78万元。现有资产和经营资金经评估价值1.1亿元。

  4、现有直属管理,对外接待游客的旅游景区有:冠豸山、石门湖、竹安寨、九龙湖、培田古村落和四堡雕版印刷基地六个景区。1994年冠豸山风景区被国务院授予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2001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AAAA级”旅游区,2002年通过ISO14001环境质量管理认证,2000年12月,被中国风景名胜区协会授予“风景名胜先进单位”,2001至2003年被评为“福建省优秀旅游区”和市文明单位,2003年,石门湖景区管理站被团中央、国家旅游局授予“全国青年文明号”,2004年,冠豸山、培田古村落和四堡雕版印刷基地景区被评为市文明旅游区;石门湖景区管理站分别被省文明委授予全省“文明窗口示范点”,2005年2月连城县被省旅游局授予“优秀旅游县”。

  15、项目资金来源及额度

  项目总投资人民币1500万元,通过门票收入和社会捐助650万元,银行贷款850万元。

  16、请依据评审的三个原则,对项目进行详细说明:

  一、实效性:

  1、连城客家文化的开发与保护,在充分考虑旅游与自然资源、社会文化和生态环境相互作用和影响的前提下,把旅游开发建立在生态环境承受能力之上,努力谋求旅游业与自然、文化、人类、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2、连城文化主要以客家神山、客家古书院文化、古军事文化、传统民俗文化为特色,客家神山突出表现在生命之神、景观之神、正义之山等方面,书院文化包括宣纸、印刷、书画、教育、兰花等。而客家民俗传统文化主要有“山村狂欢节”之称的罗坊走古事,号称“天下第一龙”的姑田游大龙、红龙缠柱、梨春牛、花灯、游大棕、烧炮、舞龙舞狮、连城拳、十番弹唱、剪纸、提线木偶等节日喜庆和民间工艺。因此通过对连城文化特殊性、多样性和宜人性的挖掘,丰富了连城文化内涵,改善了连城形象,对发展壮大连城旅游业,构建生态型休闲度假旅游区,实现连城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有深远历史意义。

  3、连城客家文化的保护与挖掘开发,能充分发挥文化与舆论引导中的主导作用。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强化传媒的服务功能,提高客家文化的占有能力,在服务中做大、做强、做优。

  4、通过加强对连城客家文化的研究与保护,将客家民俗文化融入旅游业中,带动连城旅游业的发展,增加了当地居民的收入,提高了连城人民的生活品位。使当地人心理受益,重新认识到传统客家文化的作用,恢复了自尊和自豪感,对自身传统文化有了新的理解,对历史表现出更加的尊重和热爱,促进当地群众对客家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促进文化交流、传播,增进了相互了解,提高了知名度,增加了就业人数。

  二、献身与投入:

  冠豸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在对客家传统文化研究与保护过程中,充分挖掘、提炼客家文化内涵,发挥连城区域优势,加强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融合。自2000年以来,投资了300多万元,举办了五届客家民俗文化节,邀请国内外专家召开了三次连城民俗及古建筑研讨会,成立了冠豸山文学院,收集整理各类民俗文化资料、出版了《连城风物》、《雕版》、《冠豸山志》、《冠豸风景线》、《培田——辉煌的客家庄园》、《八百年村落》、《培田中国古村落》、《培田古村落研究》等,各类客家文化及古建筑研究书籍二十多种。还有编辑出版了《客家文学》杂志、《冠豸山下》和《冠豸风》报纸。委托同济大学阮仪三教授编制完成了培田古村落保护与发展规划,委托陕西文物研究所编制四堡古书坊保护与发展规划,投资200多万元新建建筑面积1500m2方志馆一座和客家博物馆一座,投资800多万元,修建四堡古雕版印刷展览馆一座,整修林兰堂至玉砂桥长500米古道。同时对培田古村落进行全面的环境整治,维修古街1800米,修复旧水沟2200米,拆除厕所、猪舍等临时建筑500多m2,维修古建筑1500m2,新建生态公厕2座,新建生态停车场1座,铺设通往村外水泥路面3.4km,清理古村落旁河道300米,新建垃圾场1座,古村落内绿化草地3500m2,种植茶树、桂花树、天竹桂、杜英等绿化树500余棵,古村落内环境质量得到彻底改善。通过对客家民俗、传统民间曲艺、特色饮食文化的研究开发,着力打造客家民俗文化旅游精品,增强客家文化对游客的吸引力、震撼力和影响力,不断提高连城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自然景观以冠豸山风景名胜区为载体,历史文化以培田古村落、四堡古雕版印刷文化、新泉红色温泉古镇为载体,将连城建设成生态型休闲度假旅游区。

  三、可持续性:

  1、连城客家文化的保护与开发,以旅游资源为基础,与社会文化和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通过必要的经济手段、技术措施和政府的引导严格控制自然资源的衰耗程度,维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系,实现旅游与自然、文化和人类生存环境融合为一个整体,实现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连城客家文化的开发与保护,通过连城旅游产业的发展,不仅能增加当地居民的收入,提高群众生活水平,使当地人在心理受益,促使广大人民认识到客家文化的研究价值与保护的重要性,自觉地保护与研究,挖掘客家文化资源,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连城客家文化研究与保护,通过旅游与文化的协调发展,做大做强我县特色文化产业,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不断提高文化产业对县域经济的贡献。

 【评论】【 】【打印】【收藏】【关闭
阿拉善宣言
入会邀请函
会员入会资格说明
执行理事会、监事会成员
协会会员名录
SEE守望家园行动:SEE生态奖
·土地荒漠化迫在眉睫
我国已经成为受荒漠化危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 详细内容
·志愿者李彬:召素套勒盖对我说
蒙古人千百年流传下来游牧文化实际上就是对这片草地最好的保护,他们会不断寻找新的草场而让旧的草场休养…… 详细内容
入会申请 协会章程


版权所有 : 阿拉善SEE生态基金 2004
COPYRIGHT ©2004 SEE Fund